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东港:以“市场之手”做活社区服务

2015-01-18 作者: 本报记者 董 卿 本报通讯员 李晓飞 来源: 大众日报
  □裴晓洁 报道   1月13日,石臼街道林海社区工作人员认真查看监控平台,电话去访,并做好记录。
  □本报记者 董 卿 本报通讯员 李晓飞

(一)
  “叮铃铃、叮铃铃”,1月8日上午9点多,日照市东港区林海社区的“12343”家政养老中心服务热线响起。“是行动不便的郝大爷。”接线员徐芳华看了下电脑显示,拿起电话。“我中午要买1斤黄瓜、1斤西红柿、1块豆腐。”“好嘞,一会儿就给您送过去。”徐芳华放下电话又拨通配送中心的电话,不到半小时,今年81岁的家住56号楼2单元的郝国栋在家就收到了新鲜的蔬菜和豆腐。
  据介绍,类似的寻求服务电话,“12343”指挥中心平均每天能接到300多个。“300多个电话就是300多个服务需求,仅靠社区的力量难以完成。”东港区社区建设管理局副局长王冠华介绍,东港区城市社区居民有30万多人,工作人员却仅有200名,服务方面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2014年初,东港区尝试引进“美特康”智能养老服务项目、“12343”家政养老热线、日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进社区等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让服务对接市场。12343对老人、残疾人都是免费送货上门,还能帮他们热菜。“我们一直是微利运行,靠卖一些日用品盈利。”12343的工作人员说。
  目前,在配备智能居家养老系统试点的金海社区、林海社区、昭阳社区、金阳社区,社区老人可以使用血压计、血糖仪、血氧仪等仪器检测各项身体指标,检测结果将通过蓝牙自动上传到健康管理云系统,系统会对老人的健康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做出积极的干预。而且在这些社区,销售的健康食品、保健药品都是由政府招标,定点配送,价格比超市、药房优惠很多。
  另外,东港区还对上争取物价、民政部门支持,出台了《关于城乡社区居民委员会服务设施有关价格政策的通知》,社区居委会公益服务设施水、电、气、暖、通讯按民用价格收取,为全区79个城乡社区落实了价格优惠政策。
(二)
  “以前办个证明、盖个章的,都要跑上好几个地方,现在在社区就能‘一条龙’解决。”家住陈疃镇新和社区村民许桂荣介绍,自从有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村民办事不仅少跑了冤枉路,而且还能享受到上门、到家的“保姆式服务”。
  东港区规划农村社区72个,平均覆盖村庄5个、4400余人,服务半径2公里以内,每个社区固定工作人员3-6名,并根据农村生活生产实际,实行错时工作制、预约服务制、上门服务制等,满足了群众需求。将原由政府承担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教体育等6大类55项服务,全部下沉到农村社区办理,实行“一站式”集中服务,使村民的生产生活由依靠村逐步向依靠社区转变。目前,全区新建、改建、扩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72处,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6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6800万元,建成社区服务中心5.9万平方米,服务群众318929人。
  “我们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单位和个人在社区服务中心区域开设商业性服务等场所,多渠道、多元化扶持农村社区建设。”西湖镇党委书记田洪浩说。该镇大石社区由本村村民李聪投资18万元建设了社区超市350平方米,一次性上交30年承包金,用于社区其他服务设施建设,不仅减轻了社区建设的财政压力,还拓宽了社区村民的致富门路。后村镇后村社区与区供销社合作,由社区提供场地,区供销社投资30万元高标准建设社区超市220余平方米,面向社区村民招租,租金收入由社区、区供销社五五分成,保障了社区服务开展。
  近日,三庄镇上卜落崮社区负责人张茂宁特别高兴,因为由石臼街道投资90余万元援建服务中心办公楼已经投入使用,社区服务中心周边硬化、绿化建设由万平社区出资10万元帮助完成。如今的上卜落崮社区服务中心,集行政办公、便民服务、卫生服务、娱乐活动于一体,每天来办事咨询的群众人来人往。“真没想到,我们这个全区最偏僻的山区社区也能有这么现代化的办公场所。”张茂宁喜出望外。目前,东港区的28个区直部门单位、7个城市社区联带帮扶19个农村社区,城市社区联带农村社区机制已经初显成效。
■书记点评 把社会管理寓于服务群众中 日照市东港区委书记 郑加贵
  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在相对落后的农村社区,我们坚持深化拓展城乡联动帮扶机制,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