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点

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跨欧亚经济带”对接,为提升区域物流枢纽地位、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机遇

潍坊融入“一带一路”国际运输大通道

2014-12-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杨国胜 郭继伟 鞠杰
  
  
  成功嵌入
  “一带一路”战略
  12月23日,随着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航线的开通,潍坊的商贸、农业、制造业等支柱产业产品将源源不断经营口港,从满洲里出境,连接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捷克,直到德国汉堡。
  潍坊不仅实现了“潍坊营口两城市、济南沈阳两省会、山东辽东两半岛、华东东北两经济区”陆海运输的有效连接,通过亚欧大陆桥和鲁辽大通道对接,将向东延伸环渤海湾、东南沿海、及东南亚的海上通道,从而又实现了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跨欧亚经济带”的对接。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中俄、中韩、中欧战略合作日渐深入,辽宁省已开通营口出满洲里至欧洲的海铁联运“新丝路”。鲁辽大通道可与营满欧大陆桥实现对接,通过公、海、铁多式联运的方式,潍坊、营口两个港口逐步成为鲁辽两省的货物集散中心,将为鲁辽两省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促使环渤海经济区、蓝黄战略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圈互通互联,鲁辽两省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交汇区域。
  通过鲁辽大通道的建设,区域经济多点融合,潍坊逐渐凸显枢纽地位。“潍坊市以潍坊港为踏板,以营口为靶标,营造出潍坊在渤海湾中‘如弓之弦’的有利态势,借助即将建成的潍日高速,形成‘面向东北亚、肩挑黄渤海’的独特区位,有机嵌入到‘一带一路’大战略中。”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说,结合国家战略,该通道将成为亚欧路桥大通道海铁联运新丝路。
  大通道的陆路运输核心部分以鲁、辽两省为中心区域,分别以潍坊港和营口港为起点,沿陆路干线向南延伸至海峡西岸、向北延伸至哈大齐经济带。“借助甩挂场站体系和陆路干线网络,大通道将建成纵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向的千余公里的多式联运通路,具备年货物周转量2000亿吨公里的运输能力。”潍坊市副市长夏芳晨介绍说。在山东的济南、青岛、临沂、潍坊、淄博、济宁等地和辽宁的沈阳、营口、鞍山、锦州、阜新、铁岭等地,将设立规模较大的专业化甩挂枢纽场站,并开通连接港口的干线甩挂运输线路。
  据悉,营口港矿石、钢材、粮食、煤炭及内贸集装箱的运量名列东北各港之首,在产业运输中,潍坊营口可以实现产业互补。两地通过鲁辽大通道的连接,促进潍坊市能源、大宗货物等物流产业的发展;东北地区物流企业的业务,也可借助鲁辽大通道延伸到山东半岛,潍坊的物流企业也可通过鲁辽大通道在东北地区开拓果蔬、集装箱等甩挂物流市场。
  当下,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促使该国将相关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运输渠道向东亚特别是中国东北、山东转移。目前两国正在展开磋商,山东、辽宁也参与其中,鲁辽通道将极大促进和延伸该通道的辐射范围。
  “在经贸方面,‘一带一路’对俄罗斯和中国双边经贸的发展有着战略性意义。”俄罗斯驻华使馆经济处处长佩列瓦罗夫说,鲁辽大通道开通后,将实现中国华东、东北地区的有机联通,并通过欧洲国际专列横穿俄罗斯,与莫斯科、叶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汉堡等城市有效连接。
  
  潍坊向海
  枢纽交通提档升级
  去年12月份,基于潍坊港与营口港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优势,山东、辽宁两省和潍坊、营口两市提出了开通鲁辽陆海货滚甩挂大通道的设想,并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肯定和支持。
  一年后,中国首条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顺利开通,成为潍坊市转身向海、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丰硕成果。去年以来,围绕在新起点上实现更高层次新发展,潍坊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建设四个基地、构建一个体系、强化三个基础支撑”的发展战略和“突破滨海、提升市区、开发两河”的统筹发展布局,全力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
  鲁辽大通道的建设,随之成为潍坊市实施蓝黄战略、突破滨海的重点工作。该市把突破滨海作为实施蓝黄战略、发展海洋经济、支撑和引领全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自觉放到建设海洋强国的大战略、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区域发展的大格局中来把握,在新常态下科学推进滨海开发,要求收拢阵线,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主导产业培育和港口、科教创新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将临时指挥体制调整为常态组织领导体制,完善了片区开发机制和“飞地”工业园管理体制,推动滨海开发取得新进展。
  同时,潍坊市抓住大通道建设的有利契机,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大港口、谋划大机场、构建大路网、发展大物流,着力打造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综合物流枢纽。
  笔者了解到,为在更高层次上发展潍坊港,“开发潍莱湾、服务省会圈、连接两半岛、对接东北亚,打造全市转型升级突破口、省会城市圈的出海口、济青一体化的支撑点、连接渤海湾对岸经济带的大通道、中日韩自贸区临港产业的聚集地”成为新定位。
  为此,潍坊港加快扩能转型,突出抓好5万吨级航道和系列泊位码头建设,加快航线开拓步伐,持续提升集装箱、散杂货、液化品、客货滚装、海河联运五大服务功能,确保2015年实现潍坊港滚装码头竣工运营、5万吨级船舶通航、货运吞吐量支撑能力1亿吨,将潍坊港建成与鲁辽大通道项目相适应的海河联运枢纽大港。
  该市完善提升现有机场运营能力,将航线增加调整到15条,年客运量力争突破40万人次,为机场一类口岸开放奠定基础;在确定新机场场址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新机场规划、拆迁等前期工作,并强化与潍坊港的联动,构建特色突出、客货并举的半岛重要支线机场和航空运输节点,建设山东半岛乃至华北最大的航空物流分拨基地,实现潍坊民航的提档升级。
  为做好集散物流,潍坊以潍坊港和潍坊新机场为中心,推进潍日高速公路和疏港铁路建设,全力做好高铁枢纽、济青中线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滨海至城区快速通道、潍县路提升改造等港城一体交通工程建设,开展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国际物流枢纽,打造与鲁辽大通道项目相配套,集海运、公路、航空、铁路、管道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综合运输体系。
  目前,依托潍坊港、新机场、中国食品谷、保税B区等重大项目,潍坊规划建设起临港物流园、空港物流园、农产品物流园、保税物流园等物流园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潍坊北部形成100平方公里的综合物流园区,最大限度地发挥鲁辽大通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引领作用,打造经济转型发展样板、两省现代物流基地和全国综合交通典范。
  大通道项目开通后,潍坊为适应港口加速发展的新形势,规划论证并提出“依山面海、港城融合,双核驱动、七城一体,生态间隔、组群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快实施主城与滨海双核驱动战略和寿光、昌乐、安丘、峡山及昌邑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大通道建设和潍坊港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腹地空间,努力走在贯彻国家蓝黄战略、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前列。
  
  借势转型
  跨越发展
  至此,潍坊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结点,辐射范围向内可达济南、上海,向外可达莫斯科、柏林等城市,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项目为潍坊转型发展、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山东视察时指出,要实现转型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改变以往的高能耗发展道路。按照要求,潍坊市紧扣“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发展思路,着力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确立了“四个基地、一个体系、三个基础支撑”的发展战略。
  潍坊市在这场改革攻坚战中主动作为,准确定位,将实现环境效益与行业发展有机结合作为交通发展的重要课题。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
  项目开通后,依托潍坊、营口两地的区位优势,将陆海联运、甩挂运输、交通物流等先进理念整合融入到交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建立起了节能降耗、加快发展的经济新模式。
  去年9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一场以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潍坊永续发展为目标的“386”环保行动,迅速展开。该市严把项目环境准入、严控污染物排放,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以此“腾”出用地空间、环境容量、资源要素和市场份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自“386”环保行动开展以来,潍坊下达的淘汰11家企业落后产能任务已提前完成,有508个重点减排工程投运并发挥效益,拒批化工、燃煤类重污染项目43个,关停企业284家、生产线17条,淘汰落后产能焦炭40万吨、造纸6.6万吨、印染9470万米,共腾换和高效利用土地2.1万亩。
  目前,潍坊市的节能降耗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截至11月底,今年确定的重点任务已完成90%。1到11月份,PM2.5、SO2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17.7%和24.3%,“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139天,COD、氨氮、SO2、氮氧化物分别完成省定年度任务的92%、95%、94%、92%;省控重点河流水质稳定达到恢复鱼类生长目标,市控以上23条河流Ⅴ类以上水质断面达到7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据测算,大通道开通后,每年还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0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1000万吨、颗粒物排放60万吨。
  前三季度,潍坊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4%,GDP增速虽然因环保行动比预期放缓了0.5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再创新高,全市经济呈现出质效提升、结构优化、环境改善的新特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和11.5%;1到11月份,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9%,税收占比达到79.7%。
  同时,潍坊市将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支撑,突出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和创新主体三项建设,强化人才、知识产权和金融三大支撑,抓好核心技术突破、适用技术应用、科技成果转化三个关键环节,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今年,潍坊市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5家、高新技术企业123家,已建成国家级孵化器5家,全市孵化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69家;已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的科研院所落户潍坊。组织实施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122项,培育优秀科技成果348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1到10月份,全市发明专利授权633件,增长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