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

淄川区西河镇梨峪口村实施土地流转,通过多样化经营使村民致富

农业综合开发让荒山变宝地

2014-10-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闫盛霆 报道  金秋时节,梨峪口村农田里,农民丰收忙。
阅读提示
  山鸡合作社、核桃合作社、旅游公司、“开心农场”……近年来,淄川区西河镇梨峪口村土地大规模流转,700亩荒地种上庄稼,100多座荒山生出林果,村民们不再守着荒地“饿肚子”。梨峪口村通过成立合作社,引进投资商,多方位开发农村资源,农产品种植加工和生态旅游“两手抓”,带动全村致富。
  10月22日,记者来到梨峪口村,探寻小山村使荒山变宝地的秘诀。
  □ 本报记者 杨淑栋 本报通讯员 闫盛霆

   合作社经营开荒致富
  梨峪口村地处淄川区南部山区,除了800亩土地外,其余全是山林。5年前,由于年轻人大都到外地打工,村里到处都是荒山荒地。怎样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并给村民带来效益呢?梨峪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德江绞尽脑汁。
  2009年3月,李德江牵头成立了淄川锦鸡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700亩土地进行了流转。76户农民不种地,每年也能从每亩地拿到600元钱,比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收入高得多。
  同时,梨峪口村还因地制宜成立了摘星山散养山鸡专业合作社、梨峪口村核桃专业合作社,养殖种植两不误,目前全村山鸡存栏量达2万多只,引进的“响铃”薄皮核桃新品种也种了4万多株。
  梨峪口村大规模流转土地和成立多样化合作社,在全区产生了良好的效应。淄川区还在城区设立了梨峪口村有机农产品配送中心,产品由村里直供。区政府把全区唯一的淄川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颁给了梨峪口村,21种有机农产品使梨峪口村成为全省拥有有机农产品种类最多的村庄。
  “合作社通过示范带动,激发种地热情。能力大的种十几亩,能力小的种几亩,种不了地的可在农场打工。”李德江算了一笔账。在农场打工,一月收入1000元,一年1.2万元,有点技术的可挣到1.8万元到2.4万元。
  “扣除生活费,比在城里打工合算呢。”正在给枣树整穴的高明光说,过去在外边建筑队干活,又苦又累不说,更难得与家人团聚。现在回村里按点上班,工资虽然少点,但一日三餐在家中吃,其乐融融。
 资本进村搞活乡村经济
  2005年8月,“麦莎”台风来袭,梨峪口村却因祸得福。经过暴雨的洗礼,梨峪河多年的积淤全部被洗刷一空,20多眼山泉全部喷涌,为日后梨峪口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天然条件。
  那时,全国商业百强企业淄博商厦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淄博的南部山区寻求旅游、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当年,淄博商厦组织队伍进山考察,山清水秀的风景深深吸引了他们。最终公司拍板,成立淄博摘星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租村里5000亩荒山进行旅游开发。
  吸引投资者的除了美丽风景,还有丰富的林果、杂粮资源。梨峪口村家家户户种香椿,但都是散户种植,形不成“拳头”优势。淄博商厦在此成立了淄博远方有机食品开发公司,全面推行标准化种植,梨峪口村也有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
  截至目前,淄博商厦已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整修山道、种植树木、修复景观,仅种植各类树木就达10万多株。2010年,张庄椿芽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速冻香椿原浆和脱水香椿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淄博远方有机食品开发公司成为淄博市唯一一家获得酱腌菜出口卫生注册的食品生产企业,“远方”牌系列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梨峪口村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资本进山后,昔日荒芜的山田,种上各类经济作物,老百姓家的山鸡蛋、豆腐、粮食、水果,正源源不断地走进各大超市,价格也直线上升。“我们这儿的山鸡蛋一直都是15元一斤,没有淡旺季。有多少卖多少,从没有积压。”李德江说。
 “开心农场”变现实
  秋色中,梨峪口村的窄阔嵧中满目金黄,米数高的枣树上,大枣缀满枝头,好似一个个小红灯笼,随风飘曳。树旁,拎着大包小袋忙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从开春到现在,到这儿采摘、观光的游客就没断过。”李德江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
  为了吸引更多的城里人来到大山里消费,梨峪口村改变传统的“种植—运输—销售”模式,决定建设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将窄阔嵧建成一个集生态观光、野生采集和有机作物种植、生态养殖于一体的高标准生态观光园。2010年,他们推出“梨峪口有我一分田”活动,将虚拟的农场变成了现实,很多城里人甘愿来当“农夫”。
  “这个农场由村集体自己经营,我们把土地以2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包给城里人,他们可以自己耕种,也可以雇用我们的村民帮着耕种。”李德江说:“他们既体验了农事劳作的快乐,又能吃到自己亲自种出来的新鲜蔬菜,到现在已经有500多户来认领了土地,我们彼此的关系很融洽,好多人都成了我们的‘荣誉村民’。”
  农场的发展拉动了农民劳动的欲望,梨峪口村村民复垦土地1200多亩。这种通过土地流转从事旅游的模式,让当地村民年人均收入由旅游开发前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现在的近2万元,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
  “大山是个宝,关键得找准开发点,好的资源需要有序利用,荒山也能变宝地。”李德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