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新知

共保基金打底“融资增信”三方共赢

财政部门与银行合力解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

2014-10-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爽 本报通讯员 朱沙

  山东郓城绿农田家庭农场是一家主要种植白蜡、杨槐等苗木的企业,最近急需购入一批苗木和肥料,因自筹资金不足,向当地农行申请“融资增信”贷款100万元,从而成为农行山东省分行首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增信”贷款企业。农场负责人闫秀娥说:“不用抵押担保就能贷到款,‘融资增信’真是方便了我们这种小企业!”目前,农行山东省分行已经为3家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发放“融资增信”贷款695万元,其中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195万元。
  据了解,为有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面临的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从去年开始,省财政厅与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合作,在全省择优遴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活跃、金融环境好、试点积极性高的县,开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增信”试点工作。两年中,省财政安排引导资金1.44亿元,市县财政配套投入3600万元,以县为单位设立共保基金。目前,共有36个县参与了此次试点,合作银行也从最初的2家扩大至所有银行。
  农行山东省分行行长益虎介绍说,试点开展后,该行按照与财政投入1:20的放大比例,对试点县符合条件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授信,单个主体授信额最高可达200万元。“我们给予增信对象优惠费率,确保贷款成本明显低于同期市场成本。在授信额度内,增信对象原则上不需要再提供担保或抵押,即可获得贷款;在增信对象选择上,我们突出了对中小型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的支持倾斜。应该说,‘融资增信’这一创新,实现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财政部门与银行三方共赢。”益虎说。
  记者了解到,在试点推广过程中,农行山东省分行各分支机构先期要对辖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进行摸底排查,确定重点服务目标。农行郓城县支行行长李润振介绍说:“今年以来,我们从全县33家农业龙头企业、76家家庭农场,9家国家、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45家专业大户中,选取了符合条件的16家作为重点对象。”
  郓城县水浒木业有限公司是受益者之一。作为当地一家农业龙头企业,该企业主要生产经营多层胶合板及高档覆膜建筑模板,拥有现代化胶合板生产线20条、标准化厂房两座,产品畅销上海、广州、郑州、济南、西安等地。由于订货客户渐多,产品供不应求,公司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流动资金一度出现紧张的局面。正是在“融资增信”的模式下,他们及时向农行申请了流动资金贷款,保证了企业经营的良性运转。
  无独有偶。经营苗木、经济作物种植的的郓城县农家梦家庭农场,拥有承包土地面积约227亩,农产品销往北京、大连、青岛、石家庄等地。该农场负责人王现平说:“8月份,我们刚签订了价值210万元的购货合同,计划增加承包土地数量,扩大种植规模,并购买国槐树苗和肥料。但自有资金却不够用,幸好农行向我们放贷95万元。像我们这种缺少有效抵、质押物的企业,‘融资增信’太有必要了。有了充裕的资金,经营就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了解到,为持续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信贷支持力度,农行山东省分行去年出台了《关于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意见》,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制定贷款管理办法和业务指导书,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除“融资增信”外,对优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机采购、冷库储存、节水灌溉等规模化金融需求,农行山东省分行还可以向其发放最高50万元的信用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