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特色优势产业成为“蓝黄”名片,两区能量外溢带动“一圈一带”发展

“海”“河”融汇:集聚的力量

2014-10-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 珅 李剑桥 

  2009年11月和2011年2月,我国首个以“高效生态”、“现代海洋”为区域发展主题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相继诞生。几年来,无前章可循的“蓝黄”两大国家级战略,先行先试、陆海统筹、融合交汇,为我省乃至我国趟出了一条区域发展的创新与示范之路。
循环,红利释放加速度
  秋日天高云阔,驶一段17公里的疏港通道,只见渔船星罗密布,四座40吨的门机屹立港口……这不是世人印象中成熟的青岛港,而是崛起的滨州港。
  如今驶过的通道,曾经是一片滩涂。“渤海湾属于泥质海岸,不具备建码头的条件,为解决防沙减淤,我们通过‘双堤环抱’的方法修建了42.5公里的深水码头岸线。未来规划建设原油、煤炭、集装箱等120个泊位,打造亿吨以上区域性综合港口。”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冯国明告诉记者。
  优良的海港成为商业大港,最重要的是有发展腹地和支撑产业。土地资源丰富是黄三角最大的优势,总体规模792万亩的未利用地中有482万亩适宜开发。
  “规划建设的铝基新材料产业园、精细化工工业园和新型建材产业园,各自形成一套完整的循环产业链,又互为上下游关联配套,形成一个大的循环体。这里只有副产品没有废弃物。”北海循环经济产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杰岭说。
  从小循环到大循环,由集聚到融合,是“蓝黄”两大战略发展的缩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黄三角探索易地补充耕地指标和调剂建设用地指标新方式,调剂4.9万亩指标支持青岛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临沂、日照“旱码头”“水码头”高效对接,日照港和岚山港承载了临沂商城”约50%的进出口货物份额……
  区域红利“循环”释放,资本“用脚投票”是最好的例证,蓝黄两区去年共吸引实际到帐外资99.6亿美元,占我省的70.9%。
集约,特色产业脱胎换骨
  区域融合对经济影响是分阶段的,先期的资源集聚带动区域内形成规模收益,而随着区域融合的深化,则不单是优势资源要素聚集,而是区域内创新成本的下降,从集聚发展深化为集约发展,而集约的关键则是走出特色。
  一颗“小海藻”,却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日前在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科研人员现场将海藻纤维纱布覆盖在仿血液溶液上,瞬间原本干燥的纱布变得透明湿润,形成了一种透明胶状物体,这一变化使产品增值了五倍。
  “借助蓝色战略,我们不断朝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转移,发展成为集海藻提取、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肥料于一体海藻生物制品企业。”明月海藻公司董事长张国防告诉记者。
  为克服产业布局相对分散问题,我省着力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日渐形成了区域化“特色名片”: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化工业、高效生态农业、石油装备制造业等特色产业集聚迸发,各自在行业中独领风骚。  
  特色产业的背后,是特色园区。以占全省2.2%的陆域面积,贡献了全省5.6%的生产总值和5.3%的财政收入,这种“不可能”在“四区”(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烟台东部)中成为了现实。连点成线,一个更加集约高效的蓝黄两区在向我们走来。
融合,“蓝黄”两区启示录
  蓝黄两区建设被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典型案例,其成功推开已成为我省科学发展的重要引擎。
  “蓝色经济区的实践,突破了陆海分割对立的思维,形成了开发海洋、发展沿海、联动更大区域的局面,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山东蓝色经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郑贵斌说。
  联动更大区域业已成为现实。随着去年“一圈一带”两大战略出台,我省“两区一圈一带”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式形成。
  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一旦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差距,基于规模收益递增的实施机制将进一步扩大这种差距,出现区域不平衡的“锁定效应”。
  如何消除优势区域的锁定效应,破除发展不平衡,掏出“口袋里”的全部生产力?将区域融合、开放发展与协同推进作为核心的“两区一圈一带”战略,就是最优解。
  当前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决策,也为我省开创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了重要机遇。蓝黄两区出海通道便捷,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青岛等市已经做好了打造“一带一路”东方桥头堡的准备。“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是西安,但无论丝绸还是茶叶都产自东部沿海省份;海上丝绸之路沿海省份的作用更加不能忽视。”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认为,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山东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战略抓手。
  “蓝黄”两大战略的首创示范与成功建设,不仅启发了“一圈一带”战略,也必将融入更宏观的“一带一路”大战略,为区域发展承载更大的担当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