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山东能源

“无资源煤矿”老矿长的一天

2014-10-27 作者: 本报通讯员 韩 瑜 本报记者 李 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通讯员 韩 瑜  本报记者 李 振

  “无资源煤矿”是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埠村煤矿对自身的新定位。
  始建于1958年的埠村煤矿原有3对生产井口,因资源枯竭,2003年关闭一号井,计划今年底或明年初关闭东区(原三号井),2017年关闭西区(原二号井)。如今,距真正的“无资源”仅有200万吨左右的可采储量。资源没了,煤矿如何生存?日前,记者来到埠村煤矿,看看老矿长郭恒斌如何为这家“无资源煤矿”当家。
  10月20日晚10点,埠村煤矿矿长办公室灯火通明,屋里吵吵嚷嚷,争论不休。57岁的矿长郭恒斌以及班子成员正在研讨煤矿机构改革方案。
  “6个采煤队正副职就有30个区队干部,真要成立大工区,他们怎么安排?”主管采煤的副矿长康俊才对改革方案提出了异议。“现在埠村煤矿的形势已经没法承担过多的管理费用了,干部首先要有帮助企业渡难关的觉悟。”矿党委副书记邹美元提高了嗓门回复说。
  原来,近期埠村煤矿正在酝酿机构改革方案,通过合并机构提高效率,减少管理人员数量。看着大家争得面红耳赤,郭恒斌一直沉默不语,不时低头写写划划。“机构改革要考虑到人员安置,顾及干部职工的情绪,更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像我们这种老煤矿只有减少机构,减少用工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企业才能走下去。”争论间隙,郭恒斌说。与会人员沉默片刻,又陷入了激烈的讨论中。
  直到夜里12点10分,机构改革的方案才基本敲定。未来煤矿的采掘区队将减少6个,辅助区队减少10个,管理岗位减少50余个,富余人员全部进行重新竞聘上岗。郭恒斌一边收拾着桌上的材料,一边对记者说,希望通过此次改革让埠村煤矿实现“生产管理大采区,一职多能小机关”的目标。
  郭恒斌到家时已是次日凌晨1点。“明天早上5点半来接我,又一批职工去陕西,我去送送大家。”临下车时,郭恒斌对司机交代。其实他口中的“明天”早已悄然变成了“今天”。
  10月21日,早上6点,天蒙蒙亮,埠村煤矿机关俱乐部的二层小楼前围了男女老幼一群人。“以前送职工外出创业可跟现在不一样,走的情绪低落,家属依依不舍,还有一家子抱头痛哭的。”远远地看到人群,郭恒斌告诉记者。今天出发的53人已是该矿外出创业的第十支队伍了。两年来,先后有820人走出本部,远赴内蒙古、陕西等地的矿井承包工程。如今,对于“走出去”,无论是职工还是留守家属,更多地带着几分期许。人群中不时传来“去了好好干,多挣钱。”“早晚得走,早走比晚去要强。”“那里条件不错,待遇也挺好。”这样的话。
  “郭矿长,给大家讲几句吧!”看到郭恒斌走过来,一个背着行李、身材壮实的年轻人大声说。他是埠村煤矿原行政办公室秘书崔德升,也是本次赴陕西的一员。人群闪出了一条通道,郭恒斌走进人群中说:“咱们已经是今年省外创业的第三支队伍了,去了要打好基础,要好好干,把埠村煤矿的品牌打得更响。”
  “祝大家旗开得胜!”大巴缓缓启动,郭恒斌一边挥手,一边向他们送上祝福。“能走出去就是条出路。”目送大巴远去,郭恒斌感叹。今年末明年初的关井闭坑将会再次带来人员转移的高潮。如今摆在这位老矿长面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不断争取合作机会,为剩下的千名煤炭工人谋求新的就业岗位。送行的人群还没有散去,郭恒斌又紧接着赶往矸石热电厂参加辅机招标,去矿医院签署轻资产引进透析机的协议,主持召开全矿的改革动员大会,会议结束时已过晚上8点。
  对于一个资源即将枯竭煤矿的掌门人来说,这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在煤炭资源愈发稀少的省内矿区,数不清的郭恒斌们在考虑如何挖煤卖煤,如何挖得安全、卖得价高的同时,想方设法推进企业转型发展。为煤矿谋前途、为职工找后路,他们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