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山东能源 综合

6家权属企业重组成一个集团,“人心”是重组的最大关隘,没有人心的融合,就没有实质性的整合重组。重组3年,山东能源集团靠企业文化凝心聚力

一家人一条心一种声音结束无序竞争

2014-02-24 作者: 通讯员 姜玉泰 巩翠海 记 者 李 振 来源: 大众日报
  ◆山东能源集团掌门人卜昌森提出: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如同水是建筑材料的灵魂。钢筋、水泥和砂石,依靠水粘合在一起,构成刚硬无比的建筑物。文化如水,只有文化才能凝心聚力,支撑起百年企业。
  □通讯员 姜玉泰 巩翠海  记 者 李 振 报 道
  本报济南讯 山东能源集团重组3年,经济实力迈出三大步,得益于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2月20日召开的山东能源集团经济运行分析会又提出,要积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为企业攻坚克难、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文化支撑,让文化引领山东能源集团走向深度融合。
  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卜昌森对记者说;“从2010年底开始筹建到今天,山东能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走过了3年多不平凡的历程。由6家权属企业重组成一个集团,‘人心’是重组遭遇的最大关隘,没有人心的融合,就没有实质性的整合重组。对此,我们把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集团管控作为3个关键项目来抓。按照‘包容尊重、凝聚统一、核心一致、融合对接’的原则,形成了符合山东能源集团特点的‘超越文化’体系。”
  据悉,组建之初,山东能源集团领导班子在思想上达成了三点共识:一是文化引领于发展,服务于发展,一种优秀的文化能够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生命力;二是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关键在于文化,山东能源集团迫切需要靠文化来聚力、发力、给力,不断提升管控水平;三是企业重组的难点在文化融合,而文化融合是维系集团上下协同发展的重要纽带,是实现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是能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认识上的统一,为构建能源企业文化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山东能源集团坚持宣传与培训并重,教育与实践并行,使“超越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成为了山东能源集团上下统一的价值观。各权属企业以山东能源集团“超越文化”为统领,积极探索文化融合之路。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的市场化管理模式、枣矿集团的“三三三”管理品牌、淄矿集团的精细控制管理模式、肥矿集团的“5F”精新管理模式、临矿集团的“实新”管理模式、龙矿集团的“四全”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和品牌与山东能源集团的战略相匹配,与经营管理相渗透,有效地促进了山东能源集团管控水平的提高,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可。三年来,山东能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从整合到融合,从认知到认同,形成了“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一个目标”的浓厚氛围,为顺利实现企业重组、加快发展和成功跨入世界500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山东能源集团重组整合3年,煤炭产量年均增长1848.5万吨,销售收入年均增长438.87亿元,资产总额年均增长451.31亿元……而重组时的山东能源集团可谓底子薄、包袱重。6家权属企业在省内的矿井大都矿老、井深、路远、灾害多;在省外的矿井则安全基础薄弱。特别在云贵、河北等区域的矿井,多为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管理和整合的难度很大。6家权属企业的非煤产业则是经营厂点多,盈利企业少。共有197户规模以上非煤企业,但盈利的不到一半,盈利额只占集团总利润的10%。雪上加霜的是,从2012年初起,国内煤炭价格迅速下降,并且至今没有回升。对于年产煤炭上亿吨的山东能源集团来说,等于年减少利润200亿元左右。
  卜昌森提出,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如同水是建筑物的灵魂。钢筋、水泥和砂石,依靠水粘合在一起,构成刚硬无比的建筑物。文化如水,只有文化才能凝心聚力,支撑起百年企业。
  山东能源集团大力宣贯企业文化的结果是,在重组融合中,以“明德、立新、包容、超越”为内容的“超越文化”发挥了强力黏合作用。正是有了“包容”心态和“超越文化”,山东能源集团“五大战略”——大能源、大资源、大合作、大运营、大协同,得以顺利实施;煤炭统一销售、物资统一采购、资金统一管理政策,得以顺利贯彻;各个权属企业在省外的资源开发实现了“一个主体、一种声音、一个拳头”,改变了各自为战、无序竞争的局面;6家权属企业之间互相开放市场,优势互补,互惠多赢,尤其在非煤产业发展上,更是受益明显。
  一直分管企业文化建设的山东能源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宿洪涛告诉记者:山东能源集团的实践表明,企业文化搞得好,大家的心就能融合在一起,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6个1加在一起就能大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