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新战略 新机遇

抢抓机遇突出产业升级凝心聚力铺就发展之路

枣庄高新区打造“四新两强”产业格局

2013-10-2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威斯特锂电电动车
  △圆柱超级电池
  △高端制造各种光缆、电缆
  △三九药业
  △润恒光能
  △亿和轮胎
  今年以来,枣庄高新区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目标,以工业转型振兴为突破口,以项目推进为抓手,着力培育“四新两强”产业(四新: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装备制造产业;两强:做强现代服务业、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的发展定位,枣庄高新区深挖内部潜力、抢抓发展机遇、突出招商引资,逐步实现了从发展内涵到经济形态和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截至目前,全区注册公司1595家,企业集团26家,规模以上企业210家,逐步形成了创新能力较强、高新技术产业突出、产业链条完善、承载功能完备的科技工业聚集地。今年上半年,GDP增长17.6%、财政收入增长14.9%、税收增长25.9%、工业增加值增长25.2%、工业利润增长20.2%、工业利税增长2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6%、进出口总额增长75.9%,八项重要指标增幅均居枣庄市第一。

  □ 付丽
  
“四新”产业跨越式发展
  新能源产业日新月异,以锂电、光伏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链逐渐成形。
  锂电产业是枣庄高新区支柱产业之一,全区现有3大锂电集团、28家关联企业,产品160余种。大力培育发展锂电产业,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是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加快枣庄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重点决策部署。
  为抓住国家锂电产业发展机遇,高新区确立了锂电自行车、锂电汽车改装、锂电储能系统、万吨级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锂电防爆壳等12个重点项目。通过引进新专利、新技术,加快锂电产业链建设,提升优势产业区域协同发展、集聚扩张的能力。其中,投资26亿元年产300万辆的锂电自行车项目已全面开工,分“三电”和“总装”两个厂区建设,总建筑面积19.37万平方米,投产后可进行锂离子动力电池、专业磁悬浮电机及控制器、电池管理及保护系统、车架及喷涂总装的生产,该项目2015年投产运行。汇通隔膜项目引进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专利——纳米纤维多孔隔膜技术和隔膜拉伸成孔技术,投资5.64亿元建设年产8800万平方米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隔膜项目,三层隔膜材料技术全国唯一,填补锂电关键材料空白。锂电池隔膜项目突破国内高品质隔膜生产技术的瓶颈,成本售价比达1:8,利润丰厚,量产后可降低区内锂电池生产企业成本平均达25%,极大地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与北京交通大学技术合作,锂电储能系统及锂电充电网络建设项目将锂电储能系统全面融入智能微网技术中,提高锂电储能系统在光电、风电等清洁发电站中的利用率,有力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项目借助两个核心部件纳入国家工信部名录机遇,成功中标济南“十成千辆”700辆物流车改造工程。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正在扩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和锂电汽车动力总成系统项目车间。
  为保持锂电产业持续发展动力,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枣庄高新区积极引进高端科研人才。与中科院、天津第十八研究所等3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设立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引进锂电池行业带头人李青海博士入区兴业,成功获批国家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国家“千人计划”高端人才赵金保博士入驻润峰公司。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建国家能源局动力电池研究中心和国家铁路总公司高铁、地铁电池认证检测中心。聘请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Gehan Amaratunga教授,建立中英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和院士工作站,联合研发纳米喷墨式太阳能锂电汽车。
  枣庄高新区大力扶持锂电产业,规划建设锂电产业园。目前,锂电产业园已部分投入使用,企业入驻使用面积达720亩。高新区政府计划投资280亿元,规划8000亩锂电产业园建设项目,分两个阶段:到“十二五”末,扩建锂电园区达1000亩,到“十三五”末,全部完成8000亩园区建设。锂电产业园内将形成锂电基础材料、锂电池、检验检测、控制系统、产品应用等完整产业链。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应对欧美“双反”制约,光伏产业项目采用光伏组件生产与电站建设一体化运营模式,实现产业发展逆势上扬。积极实施“产品+应用”战略的该区骨干企业昂立天晟光伏和润恒光能,在研发生产光伏电池单片和组件的同时,将生产链条延伸到产品应用领域,进行光伏发电系统的研发和光伏发电站的建设运营。其中,昂立天晟光伏承建的大唐新能源青铜峡10MW光伏电站和大唐新能源白土岗40MW光伏电站已成功并网发电;润恒光能已建成青海格尔木、甘肃武威、湖北郧西、柬埔寨等多个光伏电站。
  新材料产业突出科技创新,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抢占高端市场。
  枣庄高新区为鼓励投资新材料产业,在税收、信贷、用地、能源等方面给予全面倾斜,微电子焊料、光纤电缆、磁性材料、新型材料等一批新材料项目雨后春笋般涌现。
  无铅焊料项目拥有独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锡粉、锡制品、荧光粉三个专业研发课题组,打破美国、日本技术垄断。围绕18项研发课题,开展技术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把科研创新贯穿整个研发过程。截至2013年5月,共组织专利申报13项。其中,自主研发的“焊锡粉涡流分级选粉设备”、“焊锡粉喂料传输设备”、“中型手动金属罐体倒置装置”、“用于绕线机的准确定重装置”等8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绿色环保无铅焊料生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应用”科技成果与“高显色性LED荧光粉”新产品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兴铁氧体项目由香港海磁电子科技集团投资2.1亿元建设,采用北京大学应用材料研究所铁氧体高磁导率12K材料先进技术,该技术打破了欧洲飞利浦多年的垄断壁垒,填补了国内大批量生产铁氧体高磁导率12K材料的空白。投资6亿元的香港汇通锂电隔膜项目,引进美国专利技术,填补国内锂电产业关键材料空白。高性能18650型锂离子电池研制项目被山东省经信委评审为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
  经过持续创新发展,按照目前建设速度,预计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将形成年产值100亿元、税收5亿元的新材料产业项目集群,全面冲击行业高端市场。
  新医药产业实施板块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三九等龙头项目。
  目前,枣庄高新区拥有以三九药业为首的医药企业21家,逐渐形成现代中药、化学创新药、生物医药三大产业板块。现代中药方面,建设中的三九中药产业园,生产规模从年产丸剂9.4万件、颗粒剂138万件,扩大到年产丸剂38万件、颗粒300万件,成为江北最大的中成药颗粒剂生产基地。化学创新药方面,建设中的新百科药业项目,在水针剂、粉针剂恢复性生产的同时,引进心脉隆注射液、辅酶Q10、比马前列素、硼替佐米等国际先进医药品种,成为枣庄市新医药产业聚集区的重要支撑。生物医药方面,引进科技含量高、利润丰厚的基因工程药物、疫苗和医疗装备设备生产项目,完善高新区新医药产业结构。
  作为枣庄高新区重点项目,山东三九药业项目于1997挂牌成立。成立伊始,项目面临产品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为扭转颓势,企业高薪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成立专业科研队伍,组建药品研发实验室。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懈努力,2012年已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税收2700万元,并且每年仍保持30%的增长速度。2012年6月份,高新区管委会、枣庄市国资委和华润三九三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进行股权转让,并建设二期项目。二期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面积36600平方米,将建成高效节能的提取浓缩生产线、先进的丸剂自动生产流水线、中成药净料车间和10万平方米的立体物流周转仓储系统。二期项目投入使用后,企业年产值将超过20亿元,税金突破2亿元;五年内,山东三九将发展成为华润三九在北方最大的生产基地。
  新装备制造产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百亿元装备制造基地打造行业航母。
  装备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原动力。承载着高新技术的新装备制造业,亟待面临产业转型,高级、精密、尖端的新装备制造逐渐成为发展主流,集团化发展模式显著增强新装备制造业实力。
  鲁南装备项目投资30亿元建设装备研发制造工业园,一期工程煤机制造顺利投产,全自动化机器人焊接生产系统国内领先。建成使用的特检中心是山东省唯一煤化工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机构。目前,鲁南装备公司正积极招商,投资建设大型煤化工成套装备研发制造项目,成为百亿工业板块。威能数控机床项目在与广州数控企业合作生产工艺机器人高速数控机床基础上,联合德国克努特公司开发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五轴数控加工中心,全面提升工艺生产自动化水平。配套装备项目投资建设低压阀、中高压阀、专用阀、精铸管件、造纸机械等产业群,打造行业一流的阀门机械基地;规模化生产国际首创的湿布丝光机、智能松堆布丝光机等高端印染设备,打造国家级丝光印染机械研发中心及生产制造基地。
“两强”产业逐渐做大做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亿和轮胎项目在泰国投资2000万美元建设30万亩橡胶种植加工基地,确保原料的稳定供应,牢牢把握上游资源,确保橡胶的稳定供应,摆脱了原材料成本受市场波动制约的后顾之忧。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厂房扩建、资源整合工作,到2014年将形成年产1000万条半钢胎生产能力,并适时启动丰源轮胎二期建设,达到2000万条半钢胎年产能,届时亿和轮胎产销规模将迈入全国行业前列。同时,依托亿和集团,发展建设成为集煤炭加工生产、水煤浆产销、热电联产、轮胎制造、输送带制造、带芯制造、塑料制造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煤炭—水煤浆—热电—轮胎—传输带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成为该市工业转型振兴的示范基地。另外,生物饮品项目依托文尔达集团、瑞尔生物、青青科技等,生产规模得以扩大,品牌效应得以凸显。与娃哈哈集团合作,2年内建成4条弱碱水生产线和3条格瓦斯饮品生产线,届时年产值可达10亿元。
  抢抓城区建设机遇,做强现代服务业。
  IT产业方面,枣庄联合数码城、数据中心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快速推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孵化、支撑能力。联合数码城项目发挥研发和信息产业服务功能,引进1000余家研发设计、区域总部、电子商务等服务型和创业型IT企业,到2020年实现年收入20亿元。枣庄数据中心项目2014年一期建成运营,实现从枣庄到北京的数据互联互通;“十二五”末全面建成,成为连接京津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的信息“离岸中心”和全国最大的多线数据中心,到2020年实现年收入20亿元。生活服务业方面,泰国世博城、天衢物流港、张范汽车城、集美家居城等项目全面建设,产城融合、协同发展,有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旅游业方面,重点开发杨峪风景区、袁寨山风景区和中心城区绿道,完成旅游驿站、观景平台、绿道建设,全域乡村游初具规模。同时,建设市驻地人防疏散工程,扩大汽车赛事规模,开发自驾游、攀岩观光、农家乐等旅游休闲项目,打造国际森林运动博览城,丰富市民文化休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