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健康

心理疾病人人都可能有精神障碍需要严格界定

2013-06-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5月1日,我国《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之后,人们对于精神健康的关注度逐渐增强;然而过度关注下将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混为一谈的现象,又给心理疾病患者造成了很大压力。
  ◆由于综合性医院精神科、心理科建设力量不足,精神专科医院服务能力有限,再加上部分精神病康复者不肯出院现象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
  □ 本报记者 蒋兴坤
  
心理疾病不等于精神障碍
  记者了解到,就职省城某公司的赵诚(化名),大学时是一个开朗、外向的男生,工作之后也表现优秀。但今年,公司晋升名额“意外”被别人违规占据后,赵诚开始变得整天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在社会上混,就是靠关系!我毫无背景,肯定没有出头之日。”“算了,不如一死了之,单位也清净。”……赵诚的言语,令同事心生胆怯,从此,他的朋友也变得越来越少。 
  “赵诚遇到的问题,许多人都会碰到,这是典型的心理疾病,遗传因素、社会压力大、心理调节能力差都会导致心理疾病,但是心理疾病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抑郁、偏执等精神疾病。”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徐兰表示,“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近似正态分布,心理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人和心理极其扭曲的人,都非常少。大部分人或多或少有心理疾病,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心理疾病,怎么调节。”
  “心理疾病几乎人人都可能遇到,但俗称‘精神病’的精神障碍有严格的医学界定,两个概念不宜混淆使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医务科主任乔冬冬告诉记者,“精神障碍患者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的执行,主要表现是不能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学习、工作和生活陷入了混乱状态。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自伤、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伤害行为。”
  “患者及家属的病耻感、社会民众的精神卫生知识不足,对于精神障碍表现出过度的担忧,对精神病人无端排斥,都会影响到患者就医的主动性。”乔冬冬说。
综合医院心理科医生
转行的居多

  近日,记者连续走访省城几家三甲医院发现,综合医院均设立了心理诊室,并配备心理医生接诊患者。但这些医院的心理科医生大部分是其他科室的医生转行而来,有的由神经科转到心理科,有的由护理部转到心理科,还有部分心理科医生由考取了心理咨询师的年轻护士担任。从事精神疾病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在综合性医院少之又少。
  据了解,由于各医院心理科的门诊量从每天十几人到二三十人不等,但相比较其他科室门前排起的长队,心理诊室依旧是医院较为冷清的科室,并且,心理科没有自己的病房和床位,医院同样对于心理科也不重视。
  “最好的方法是,由精神科医生担任心理科医生。精神科医生有医学和心理学背景,懂得如何诊断病情、如何开药。转行的医生,要么没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要么不会诊断和开药,容易出现误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心理科医生告诉记者,由于经济效益差,不受领导重视,心理科医生成了“万金油”,谁都可以干,导致良莠不齐。
  据了解,5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精神卫生法》规定,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提高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能力。然而,相关专家表示,提高综合医院心理治疗水平,并非朝夕之功。
1/6精神病康复者出院难
  记者了解到,不仅人们对心理疾病和精神病在概念上存在误解,就连精神病患者的家属也对患者存有偏见。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就有1/6的患者病情虽已稳定、评估亦没有危险性,不会对社会构成危害,达到了出院标准,但这部分患者家属拒绝接患者出院回家,在该中心住院时间最长的患者,已经住了将近20年。
  “目前,省精神卫生中心的有关科室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每天门诊量达到500多人次左右,全中心650多张精神病床位,全部处于使用之中。”乔冬冬告诉记者,在我国,综合性医院的心理科主要承担市民日常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而精神卫生中心和精神病专科医院除了日常心理治疗之外,还承担了绝大部分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由于卫生资源有限,患者数量多,医生和护士工作压力非常大。
  按照我省医保、新农合相关政策,患者在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治疗的报销比例由35%提高到70%以上。一些家属宁愿每月交上几百块治疗费,让患者呆在医院里,也不愿把患者接回家。但医生们担忧的是,许多病人已经达到了住院的条件,由于医院没有空余床位,病人只能转院或回家治疗,耽误了病情的同时,也给社会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想入院的患者进不来,能出去的患者不出去,受损失的不仅是医院,而是整个社会。医疗资源的浪费令人心痛又无奈。让病人的康复,回归社区,才能节约出医疗资源,让更多急需救治的病人得到及时帮助。”乔冬冬认为,解决这种局面,需要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整个社会的支持。精神卫生事业要发展,需要强化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精神卫生中心不应该成为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唯一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