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金乡探索干部使用新制度,破解“53岁之困”

103名“二线干部”重返一线“当兵”

2013-04-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姜国乐 陈中华
      刘 田 报道
  本报金乡讯 4月1日,在金乡县老万福河清淤项目现场,孙善吉正与施工人员讨论技术。这位本已退居二线的县工商联领导,如今以普通干部身份重返一线,责任包保了三个涉水项目。3月上旬,金乡县103名受年龄所限不再担任原科级领导职务的干部再度上岗,作为一名普通干部重返一线。其中,78人打破单位界限分别包保经济建设大项目,25人回到公检法等专业技术性强的原单位当“小兵”。
  金乡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推进干部年轻化,尽管未有明文规定,但科级干部到53岁即退居二线,甚至赋闲在家,这已成地方干部使用的不成文规则。据调查,2010年以来,金乡县先后退居二线的科级干部103人,全部占单位编制,坐等60岁办理退休手续。而近年来受编制限制,工作一线又缺乏大量有经验又有能力的干部,难以适应金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县委书记刘章箭认为,这些退下来的中层领导干部,恰恰处于最有经验和能力的“年富力强”阶段,这样的人才闲置是极大浪费。
  金乡县委文件规定,重返一线的干部与在职人员同样考勤,同样参加年度考核,同样接受单位管理,不增加任何津贴。
  县卫生局原副局长荆召军2010年退居二线,一下子就闲了起来。重回一线后,他从坐公车改骑自行车,每天忙碌在离家5公里外的项目工地上,乐此不疲。像荆召军一样,重返项目一线的干部干劲高涨,倾注了大量精力与热情,并对年轻干部起到了“传帮带”作用。
  由于国家对法院专业人员资质要求严格,编制控制紧,近3年县法院总共招入5名专业人员,其中具备办案资质的仅两人,而退至二线或调走的达20多名。法院每年需办案3000多起,人均超过一百多起。如今,4位退居二线的原庭长回到法院,重又参与协助办案,缓解了人手紧缺局面。
  “未退先休”曾对接近53岁的在职干部产生了消极影响。县纪委书记、宣传部长郑士民说,有些人因此思谋退路、情绪浮躁,不安于本职工作。“离开领导岗位,重返一般岗位,一直干到退休年龄,这不仅是对‘能上能下’用人制度的实质推进,也给其他干部吃了定心丸,使其一心一意做好现职工作。”
  县委组织部长郗忠骏认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科级干部53岁即赋闲与社会发展大趋势相悖,让他们重返一线,对干部使用制度及退休制度改革都有探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