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地方研究所凭什么稳居“国家队”——

破格,释放人才潜能

2012-12-27 作者: 王亚楠 来源: 大众日报
  ◆编者按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习近平总书记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都透出强烈的改革信号。
  今天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须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关注亮点说改革”栏目,通过全省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展示山东改革的亮点,为更好地推进各方面改革提供借鉴。
  □ 本报记者 王亚楠

  ◆背景:科技创新,要靠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今年11月底,我省出台“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试行)”和“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见”,在科技领域进行一系列创新改革。
  
  在科技创新领域,体制、机制的改革能迸发多大能量?一个地方研究所可以给我们答案。它就是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所。
  在海洋监测装备领域,海仪所的名字等于“国家队”。它经常是用户“唯一”可信任的选择:大型海洋资料浮标对海洋气象、水文等有特殊意义,而我国目前沿海布设、业务化运行的100多座浮标均为海仪所研制;海洋工程、深海开发的重要支撑技术——海洋焊接,海仪所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十五”以来,仅千万元经费以上的大项目,海仪所就承担了十余项,总经费近2亿元。
  与巨大的成果和经费形成对比的,是一支年轻人活跃在关键岗位的团队。在青岛见到郑轶时,他刚海试回来,皮肤黝黑、性格沉稳。“这小子现在是副所长,刚选上,才34岁!”省科学院副院长、海仪所所长刘孟德向记者介绍,不无得意。
  “一年就上好几个台阶!”郑轶的成长速度在一般科研院所几乎“不可能”。2008年,他博士后出站来到海仪所,不到半年就突破了震惊业内的“水声传感器”,当年评上副研究员,获评山东省20个优秀博士后之一;2009年,成为该所第五研究室副主任,年底破格评上研究员;2010年,任第五研究室主任,年底,时任所长的王军成将一个经费上千万的国家级课题交给郑轶,让他担任课题组副组长;2011年初,任所长助理;2012年底,任副所长。
  成长快,是因为体制顺。郑轶说:“所里再大的课题都敢用我们年轻人。”刘孟德则说:“对于科研院所,最危险的就是创新人才青黄不接。鼓励年轻人冒尖,一定要有体制保障。”
  凡是与“创新”这一核心相违背的,必须改革!2009年,海仪所有两个研究室的老主任“下”了,被调到了管理处室。刘孟德说,要尊重科研工作的规律,在关键时期给年轻人机会——“三十多岁是科研的黄金时期,创新能力显现出来,就要压担子,否则靠上几年就‘淹没了’。”
  团队优、项目大,年轻人成才多、成才快,这已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海仪所一直在国内外寻找所里规划的新方向之一——海洋遥感遥测领域的领军型人才。去年,年轻的清华大学博士周斌拒掉了美国大公司的邀请,来了。海仪所“一事一议”,除了充足的启动经费、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充裕的办公空间、便利的住房保障之外,还给了周斌8个编制,由其自组团队。现在,这个小团队正在组建,而有两个研究项目已展开。周斌说:“国家要向海洋进军,这里就是我最好的舞台。”
    ◆记者手记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关键靠创新驱动。创新不仅是一个个具体的研发项目,更重要的是环境。现代科技创新的规律,是要有好的团队,才能干大事,出大成果。而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让有才能者能够施展,并得到相应的价值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