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文化

■艺闻快评

没有开幕式,不“掉价”!

2012-12-21 作者: 王红军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红军

  上周,没有鲜花,没有剪彩,也没有领导致辞,潘鲁生“国瓷彩墨”当代艺术展就这样开幕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观众进门直奔山东博物馆展览厅,用心欣赏彩墨作品的艺术魅力。
  展览没有开幕式,这的确有些出人预料,但仔细想一想,这样不是挺好嘛?观众走进展览厅,融入高雅的艺术中,本身就是追求一次美的享受,增添更多的艺术知识,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没有开幕式,这样的展览也不会“掉价”。
  曾几何时,我们已经习惯了享受盛大的开幕式。展览成为了一个怪异的游戏,无论是官方的还是非官方的,就在展览之前的那个例行的开幕仪式上。鲜花怒放的主席台、各级领导、礼仪小姐和彩旗、条幅、气球一应俱全,场面巨大,气氛热烈。
  为什么我们如此热衷于搞开幕式?无非是面子问题,首先是要让领导和投资人高兴,他们来了怕冷落了他们,无法展现出此次展览的重要性;其次是别人办展览有的,自己不能没有,巴不得能像奥运会那样搞个盛大的开幕式才肯罢休。
  正因为如此,没有了开幕式,展览反而显得有些“非典型”了。从逐级邀请领导、准备讲话稿,到安排嘉宾位次、安排贵宾室,展览主办者可以说忙得“团团转”,但有时是办好了开幕式,却怠慢了参展商和观众,真可谓出力不讨好。
  每一次书画展过后,媒体上的报道基本上是千篇一律,“清隽典雅、遒劲秀美、刚柔并济”几句评语也大多雷同,不是媒体记者不出力,而是根本没有与书画家交流的时间。事实上,谁都知道一个展览的开幕式办与不办,跟展览的最终成败没有关系。
  前几天,记者应邀参加一个美术作品展,通知上午10时举行。到了预定开展时间,展览迟迟没见动静。原来,同一时间,还有另外一个画展在另一个展览馆举行,有关嘉宾要赶场参加两次开幕式。最终,媒体同行在室外等到11时多,展览开幕式才开始,宣读贺信、领导致辞、介绍展览以及剪彩流程过后,已是中午时分。
  记者并不希望所有的展览都不办开幕式,也不反对在展览中搞些简短的仪式,毕竟,不是所有的观众都能自己“读懂”展览、欣赏艺术。办不办开幕式,有一个“度”需要把握。展览的成败,最终还是要靠作品、靠艺术来说话,而不是把所有的能量耗费在开幕式上。
  现在,已有不少画家办展览选择开幕酒会或者干脆没有任何仪式。有开幕式的展览和没有开幕式的相比,记者更倾向于能够自由交流的展览。只要展览好,不一定非要弄一个另类或喜庆的开幕仪式。很多时候,开幕式除了增加展览成本外,并没有多大实质性的意义。
  一个不应有的开幕式,就是人为地割裂了观众与艺术接触的机会。仍记得去年采访时碰到的一件事,记者跟随某文化采访团去一县城采访,当地部门安排参观新建成的博物馆,有着国家一级博物馆的风范。但是,由于我们的到访,那天冒着细雨赶来参观的群众却被挡在了博物馆大门之外,这就失去了建设博物馆的意义了。
  此外,画家们、艺术家们忙于应酬,今天出席这里的开幕式,明天在那里举行创作笔会,后天又赶去另外的地方观光旅游写生,诸如此类,一年到头没有几天安静的日子,又怎么有精力进行艺术创作?
  当前,我们有许多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以及画廊展厅,每年的文化艺术展览活动精彩纷呈,传统的先锋的,精英的大众的,本土的外来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剪纸、工艺品,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给。这种精神层面上的富裕,带给观众的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应该是一种文化品位与境界的提升。我们不能因为繁琐的开幕式,让这种精神享受大打折扣,甚至有着饱受折磨的苦恼。
  没有开幕式的展览活动,不“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