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往事 发现

■地名故事

鳌山卫:明清古城戍海记

日期: 2012-08-07      作者: 本报记者 卞文超 实习生 殷书建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鳌山卫古城门外护城河图
  鳌山卫古城南门图
    明代鳌山卫后千户所百户印
  □ 本报记者 卞文超 实习生 殷书建

  中国海防波诡云谲。时间倒回元末明初,伴随早期造船技术发展,中国海上边境便频受滋扰。在山东沿海,一些城镇因海防而设,由“卫”、“所”地名可窥一斑。
  鳌山卫镇属青岛即墨市,东南濒临大海,岛屿罗嵌;西南环依群山,兀峰重峦;北部连接群岭,逶迤起伏。如此绝佳地形,决定了这是一处天然的“东海屏藩”。2012年,鳌山卫镇规划为蓝色硅谷核心重镇。经济新区的历史深处,隐藏着一部滨海古城的海上边防史。
古城方正 海水引护城河
  鳌山卫古城遗址,位于现即墨城东20公里处的鳌山卫镇政府驻地,现有护城河、城门门额、庙宇等遗迹尚存。记者试图从文史资料和长者口中,还原一座古城的繁华旧貌。
  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鳌山卫古城初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屹立海滨565年。古城呈正方形,城墙四周环绕一条护城河。
  鳌山卫护城河深一丈五尺(合8.25米)、宽二丈五尺(合13.75米)。护城河里流淌的是海水,船只可以从海上直达护城河内。南门外护城河上,立有吊桥一座,遇有战事拉起吊桥,关闭城门,防御敌人。所以,护城河战时用于加强防御,平日作为通向海上的水路通道。
  城墙上炮台高昂,四座雄伟的城门楼耸立,高悬门额:东门“镇海”,南门“安远”,西门“迎恩”,北门“维山”。城墙内古城镇方正规整,宽大的十字街与密集街巷纵横交织,文武衙门及72座大小庙宇星罗棋布。
  鳌山卫地名源自“鳌山”。“鳌山”究竟指向何处,当地居民说法众多。一种说法是,在北城内李氏家庙后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小山,形似鳌,头向西,尾向东。祖居鳌山卫的老人们介绍,它的头部前面立有一座石碑,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在碑前打井时,曾经挖出石台阶。过去,历来到此地做官的人,都要到碑前来祭奠,鳌山因此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在鳌山卫古城十字街偏西北处,有一片石岚子,当地人称之为“鳌山”。
  “鳌”字含“鳌头”之意,寓意“独占鳌头”,包含一种期盼。关于鳌山卫地名来源,最通行的一种说法是:整个鳌山卫古城所处位置的地形,像一只头朝西,尾朝东的鳌。因此,人们把这里称为“鳌山”。
抵御倭寇 内设文武衙门
  在山东沿海城镇中,“某某卫”、“某某所”的地名渊源肇始于明太祖朱元璋。“卫所制”是明朝最主要的军事制度,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创立。
  《明史》记载:自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倭寇曾7次大规模侵扰山东沿海,当时的莱阳、即墨、胶州、诸城受灾尤重。为了防御倭寇掠夺,保境安民,明廷在战略要地派重兵,立戍卫。
  山东的卫所主要集中在沿海,有20余处。在边关、沿海和重要军事基地,大者叫卫,小者为所,如灵山卫、浮山所等。一般以5600人为1卫,设指挥使等官;每卫下辖5个千户所,以1120人为1个千户所,设千户等官;千户下辖10个百户所,以112人为1个百户所,设百户等官;每百户辖两总旗,各50人,总旗下辖10小旗,每小旗10人。
  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载:“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倭夷入寇,即墨、诸城、莱阳沿海居民多被害。”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五月,徐辉祖命指挥佥事廉高,在即墨县城东20公里处滨海筑砖城,驻兵以备倭,设鳌山卫。
  鳌山卫直属山东都指挥使司,卫的最高长官是指挥使,官秩正三品。鳌山卫的建制相当地完善,设指挥使、指挥同治、指挥佥事、经历、镇抚司镇抚等,同时,鳌山卫共拥有18个军屯,屯田140余顷。
  当年的鳌山卫,兼具军事指挥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因此设有文、武两个衙门。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鳌山卫古城》记载了几位耄耋老人的回忆:文、武衙门位于圣人庙的西北处。离十字街东大道约20米处,西侧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大道,两边各有一道高墙,人们称它为箭道,是练武射箭的地方。大门向南开,进大门有一操场,东西约有60米。两衙门相连,文衙门在东,武衙门在西。
  自此之后的200多年间,鳌山卫有过一番非常兴旺的景象,对于防御倭寇掠夺起到了重要作用。
飞来石匾 “兵城”民俗犹在
  2010年清明节,鳌山卫镇廉家庄村,廉高后人返乡扫墓时,发现祖先廉高墓旁多了一块石匾。石匾上书“赠昭勇将军廉公之茔”,为明朝皇帝御赐。这块石匾在一户村民家中发现,被归还至廉高墓前,为鳌山卫古城的研究增加了重要物证。
  按照明朝编制,鳌山卫至少统辖官兵5600名,应建有大规模营房,遗憾的是旧址不详。在当地民俗中,征战的历史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从鳌山卫的城门说起。鳌山卫的四座城门中,西门是唯一带有瓮城的。瓮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在西门西约200米处,有一教场,用于操练军队。这里也是处决犯人的地方,又称为“杀场”。在西门拆除前,住在鳌山卫城里的人结婚,轿子不能从西门出,意在喜庆的日子里避开“杀气”。
  鳌山卫有一句顺口溜:“卫南滩,李倒把,二十四日贴灶码。”大致意思是说位于鳌山卫古城南侧的卫南滩村(今南泊子村)的李氏家族,在腊月二十四“辞灶”过小年。这和传统的腊月二十三“辞灶”的习俗不同,也就是所谓的“倒把”。
  这句民谚源于一场征战。明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踞于外蒙古的元朝残余势力不断骚扰北部边境,为平息叛乱,永乐皇帝五次御驾亲征,深入大漠之北,即民间流传的“永乐扫北”之说。扫北大军调遣了鳌山卫的一支队伍,他们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屡建战功。
  当这支队伍凯旋返乡之时,时节已接近年关。归心似箭的他们日夜兼程,想要赶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中,和家人团聚,可还是耽误了“辞灶”。于是,他们就选择在腊月二十四这天,敬天拜祖过小年。从此以后,鳌山卫不少人家过小年就比传统的小年推后了一天。
几经沧桑 军籍撤除世袭
  鳌山卫及所领三所军士,皆隶属军籍,为世袭军户,至今仍有鳌山卫“十八家指挥”之说。
  随着倭寇之患逐步消弭,从清初开始,朝廷就逐步减少卫的编制和职能,先是对卫的世袭军丁裁撤,设守备等流官,管理卫事。
  据王村上古屯的《黄氏族谱》记载:“大明初,先祖以充军有微劳始充总旗,继受百户分封守御于雄崖所,盖袭职十世焉。厥后,明鼎革而袭职停,家道日微,逐徙于乡。”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载明鳌山卫建制变迁。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省撤都司,鳌山卫归莱州府督理;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河东总督王士俊疏请裁并卫所;雍正十二年冬(公元1734年)奉旨裁并鳌山卫(十三年春公文始到卫),归并于即墨县。地丁钱粮、课税等归即墨县管辖;裁守备等官员,设巡检等马步兵50名驻防。
  从清雍正十二年撤卫之后的200多年间,鳌山卫城经历了从停止发展到逐步衰败的过程。文、武衙门在清初撤世袭军丁时撤除。
  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载: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七月,鳌山一带发生了一次大地震,震坏了城墙垛子,尔后进行了修缮;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古城因战火受损,但还保持着整体格局。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为了防御倭寇从海上侵犯,当时的民国青岛市市长沈鸿烈(兼任海军司令)在鳌山卫派驻了海军陆战队的一个中队,营房就设在文、武衙门旧址内。他们把大院的南墙向南扩建到路旁,与圣人庙南墙相齐,并在文、武衙门的中间悬挂一圆弧型牌匾,上书“东海屏藩”四个大字。
  1953年,城门和部分城墙被拆,随之绝大部分古迹也被拆除。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