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往事·发现

鲁定公七年,49岁的孔子携弟子北上,来到鲁国西北边城京兹,授徒传教。

孔子山孔庙:碑匾诉说杏坛遗响

日期: 2012-07-17      作者: 本报记者 王 建  本报通讯员 赵军 楚翠萍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孔子山孔庙复原图
  东汉“杏坛遗响”碑照片,摄于1960年。
  金声玉振木匾.
  □ 本报记者 王 建
    本报通讯员 赵军 楚翠萍

    ■ 探访齐鲁文化遗产

  平阴县城南12公里处、105国道西侧有一山名为孔子山,此山不高,但据考证,这里有曲阜以外的唯一一处孔子教书堂遗址,因曾建有孔子庙、孔子塑像、竖“杏坛遗响”碑,而享有盛名。
孔子三游孔子山
  孔子山原名紫盖山。鲁定公七年(公元前503年),49岁的孔子携弟子北上,来到鲁国西北边城京兹(今平阴县孔村镇),授徒传教,隐居求志。相传,秋后一日,孔子与弟子出游,忽见一山,山巅紫云笼罩,久聚不散,孔子甚喜,曰:“山有祥云定有福地,此乃紫盖山也!”紫盖山因此得名。
  紫盖山风景优美,明代万历年间平阴知县姚宗道这样描写山上景色:“山之巅哉!及陟降之麓,见流水襟带於其前,文峰印墩俱呈,巧献秀於膴原之间,奇哉,此真乾坤之隩。”据说,山上美景让孔子师徒如痴如醉,此后孔子就移坛于紫盖山讲学。
  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69岁的孔子又两次游历紫盖山。孔子第二次前往紫盖山经由水路,《庄子·渔夫篇》写道:“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据明代平阴县儒者刘敬业和张承宠考证,缁帷河就是平阴的紫柳河(今紫柳沟子),孔子登岸处有一土台,旁边有一棵杏树,这里便是杏坛,后有杏坛村(今王屯村),张承宠夜宿杏坛村时还作诗一首:“邹鲁当年聚友生,缁帷林下一经横。祗今风教如凫峄,入夜犹闻弦诵声。”
  当年除夕,孔子又驾车来到紫盖山。传说邑人听闻孔子的车马声,纷纷挂起灯笼为孔子照明,在路旁点燃火堆为孔子驱寒,这叫做为圣贤“照廷”。直至今天,平阴县仍有除夕夜在家门口点火堆,为圣贤“照廷”的习俗。
  据北宋时期编修的《名山志》记载:“紫盖山在平阴县,上有夫子教书堂。”据考证,东汉时,山顶有杏亭,亭内竖有“杏坛遗响”碑。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于孔子教书堂遗址处修建孔林书院,亦称孔庙。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知县姚宗道将孔庙从山顶迁至山东坡。因孔庙故,紫盖山亦名孔子山。
宏伟的建筑群
  经过历代重修扩建,孔子山孔庙成为长120米、宽80米的建筑群,整体为三进大院外跨两楼,十分壮观。
  平阴县退休干部李庆余年幼时经常到庙中玩耍,据他回忆,那时的孔庙风光旖旎,环境幽雅,苍松翠柏,虬枝盘旋,树干苍劲,郁郁葱葱,整个院落被绿荫遮蔽。
  据平阴县杏坛文化研究会的王大庆介绍,孔子山孔庙依山而建,大平台台阶为13级,大门、二门和大殿平台前台阶均为9级。大门左侧是讲书楼,右侧是奎星阁,两楼楼身并楼台高约10米。一进院内南北各有三间廊厦式瓦房,南为过道房,为接待客厅,北房为学堂。二进院内同样南北各有三间廊厦式瓦房,两房內是孔子弟子及后世儒家先贤的木主牌位,共79名。三进院内有五间大殿,殿顶脊顶和檐角饰有龙头凤尾、飞禽走兽,殿内叠床架屋、雕梁画栋,正中一间供孔子塑像,左右两间为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塑像。
  孔子山孔庙曾盛极一时,每逢二八月丁日为孔子山庙会,四邻八县的人都会来此祭祀孔子,祈求圣人恩泽。明《兖州府志》有诗曰:“紫盖郁苍苍,孤峰标圣堂。四时谁俎豆,万仞见宫墙。圣运千年在,风流自世长。高山多仰止,宁北旧甘棠。”《平阴县志》也记载有赞美孔子山孔庙的诗:“紫盖山中云树苍,传来孔子教书堂。列侯霸业烟销尽,唯有尼丘圣泽长。”
  “文革”时期,孔子山孔庙建筑群被毁。如今,沿山路上山,看不到任何建筑遗迹,只有散落在道路两旁的青砖、巨石以及杂草中的巨大碑座还提醒着人们这里过往的繁华。昔日的大殿如今是一片果园,殿前的四根青石八棱柱半掩在泥土中,果园中一棵杏树正茁壮生长。王大庆说杏树生长的位置便是当年孔子塑像的所在处。
三块杏坛碑
  与其他地方的孔庙一样,孔子山孔庙在修建的过程中留下了众多的碑刻,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块杏坛碑。
  三块杏坛碑中最古的是隶书“杏坛遗响”碑。关于此碑的书者有所争议,一说赵岐(公元108年—201年)所书,另一说是文中子(公元584年—618年)所书,郦道元(公元469年—527年)的《水经注》云:“夫子领徒所止,狄水之间有杏坛古碑。”这说明郦道元生活的年代“杏坛遗响”碑便已存在,因此王大庆认为碑文出自东汉赵岐之手的说法更可靠,此碑竖立年代早于曲阜孔庙内的杏坛碑,是中国最古老的杏坛碑。
  “杏坛遗响”碑原立于孔子山山顶,万历二十四年随孔庙一起搬迁,当时此碑已断为四截,工匠们将其小心搬运,用铁条锔合立于孔庙门台左侧。“文革”时期,“杏坛遗响”碑被毁,残石或者被卖,或者被用来修水渠,只剩下一张1960年拍摄的照片,让人们可以一睹它的容颜。
  孔子山东坡长满了翠柏与杏树,林中有一片房屋,古时称为“黉堂林子”,相传为孔子弟子所建。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平阴知县张性诚手书“杏坛”二字,立于此处,此碑是三座杏坛碑中唯一一座双面刻字的,并且两面的字迹还不相同,相传为张性诚两次所书,刻碑工匠不知如何取舍,遂一并刻上。十二年后,孔庙便搬迁到“杏坛”碑所在处。此碑在史籍中虽有记载,但一直未见实物,2010年,孔子山村村委会大院施工,挖掘机从地里挖出两块石头,正是“杏坛”碑残石,上面还有完整的“杏”字和“坛”字的一部分,以及“大明万历十二年平阴知县关西张性诚教谕杨林训”的落款。
  在孔子山村东侧,立有一块大清“杏坛遗响”碑,此碑为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平阴知县汪偀所书。碑高3.5米、宽1.7米,楷书字体,据说它与山上的东汉“杏坛遗响”碑相对,两者相距999鲁班尺。“文革”期间,此碑亦在被毁之列,危急时刻,孔子山村一位名叫王保甲的生产队长建议将碑用来修渠或架桥,此碑遂幸免于难,但碑的左下角仍被砸去一块。
“金声玉振”今犹在
  孔子山孔庙内曾经有6块大匾和一副木制长牌对联,其颜色和匾文分别是:大门外面为白底蓝字“生民未有”;大门里是褐色底黑蓝字“斯文在兹”;二门上为白底天蓝字“德侔天地”;大殿门上为红底红字“与天地参”;殿内孔子塑像阁上的大匾是黑漆底金字“金声玉振”;讲书楼内有白底黑字“春风化雨”。大殿内孔子像两旁为金色碎屑底天蓝色字长牌对联:“盛德同天地马迹车尘到处春风化雨,斯文炳日星宫墙俎豆此间即泗水泥山。”
  除“金声玉振”匾外,其他的匾悉数被毁,有的被打成了桌椅,有的直接被当柴禾烧掉。仅存的“金声玉振”匾也是饱经沧桑,这块匾制作于咸丰五年,曾经被生产队当做切菜的案板,又被放入牛棚用来盛放草料,后由孔子山村村民孔庆栖用一包烟换回保存。
  进入山脚下的孔子山村,一间小卖部十分引人注目。小卖部的墙壁被辟为一块块黑板,上面写满了传统文化知识以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这间小卖部的主任是孔子的第73代孙孔庆栖。
  上世纪70年代,孔庆栖开始收集孔子山孔庙的遗物,碑刻、匾、磬、瓦……凡是能看到的,他都会想方设法收集起来,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孔庙石刻残石,轻的用肩挑,重的就用三轮拉。“收起来好往下传承发扬,没有了想再看就难了,作为孔子后人,我也有责任收集这些东西。”孔庆栖说。
  用了30多年的时间,孔庆栖几乎将所有的孔庙遗物收集全了,他说算是了却了一个心愿,同时他又十分后悔:“早收就好了。”
  如今,孔庆栖最大的心愿就是孔子山孔庙能够早日修复,“到时我会把手上全部的东西都捐献出来,让它们再回到孔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