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时风:搏击“蓝海”

日期: 2011-10-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杜银时 宋庆祥
  
  “红海”和“蓝海”
  现存的市场由两种海洋组成:即“红海”和“蓝海”。
  “红海”代表现今存在的所有产业,也就是我们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则代表当今还不存在的产业,这就是未知的市场空间。
  在“红海”中,每个产业的界限和竞争规则为人们所知。在这里,随着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利润和增长的前途也就越来越黯淡。残酷的竞争也让“红海”变得越发鲜血淋漓。与之相对的是,“蓝海”代表着亟待开发的市场空间,代表着创造新需求,代表着高利润增长的机会。尽管有些“蓝海”完全是在已有产业边界以外创建的,但大多数“蓝海”则是通过在“红海”内部扩展已有产业边界而开拓出来的。
  在“蓝海”中,竞争无从谈起,因为游戏的规则还未制定。制定游戏规则恰恰是创新企业在变革环境中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
  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供给都超过了需求,在日益萎缩的市场中为份额而战,虽说是必要的,却不足以维持企业的上乘表现。企业需要超越竞争这一境界。它们必须开创“蓝海”,以抓住新的利润和增长的契机。
  时风集团,志存高远,正在走出“红海”搏击“蓝海”,开始第二次创业的新征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低速电动车。
  
  从“红海”走来
  从年产值不过百万的工具厂,到主营业务收入超230亿的国家级特大型企业,时风十几年发展成就辉煌、有目共睹,同时也艰辛备至。正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使时风始终能够坚定目标、跨越坎坷、扫除障碍,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984年,当刘义发第一次看到三轮车的时候,眼前一亮,他兴奋地对和他一起出来“摸市场”的同事说:“这不正是我们要找的东西吗?”
  作为一个集体小厂的厂长,刘义发正在为企业的生计发愁。看到这个既有市场自己又能够生产的产品,恰如一艘航船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
  这个偶然的发现,改变了那个集体小厂的命运,也改变了刘义发的人生轨迹。他借时代之风,劈波斩浪,奋勇前行,成为农机行业中第一个迈进百亿俱乐部的企业。
  25年之后,又有了惊人相似的一幕。
  2009年,在经过了一年多的市场调研之后,刘成强终于拿定主意上马低速电动车。与25年前他父亲的“一见钟情”相比,这个决定显然更费周折,具有更大的挑战性。然而,思路却一脉相承——既有市场又有成熟的技术;境况也几乎如出一辙——当年的汽车大佬瞧不起三轮车,现在的汽车巨头也没有低速电动车这个概念。
  现在,刘成强更加坚信,电动车的产业机遇在低速电动车。在他眼里,这是一片没有边际还长满杂草的黑土地!最近,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对电动车充满了激情!如果时风能做到100万辆,销售收入就可以达到1000亿元。这个舞台实在是太大了,千军万马可以驰骋。”说起电动车,一向平和含蓄的刘成强,有些情不自禁。
  显然,在刘成强看来,低速电动车将承载起时风新的历史使命,成为时风新战略的核心产品。
  
  向“蓝海”走去
  2009年的中国刚刚开始摆脱金融危机的纠缠,中国的企业家们在经过了短暂的兴奋之后,便受到了原材料价格加速上涨和劳动力成本急速上升的双重挤压。传统制造业的黄金时代在规模扩张的盈利模式的余辉中落下了帷幕。“过去是多挣钱,挣大钱,现在感觉到挣钱很难。”刘成强的描述既生动又直白。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在不可避免的震荡中充满了阵痛,转型成了最流行的词汇。刘成强清醒地意识到,企业的新的历史性机遇只能在新兴的战略性产业中去寻找。从三轮车到低速电动车,这是一个充满了悬念的跨跃,但又是一个包含了企业发展逻辑的理性选择。
  谁也不曾想到,当年那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三轮车,会成为时风叱咤风云的奠基性产品,演绎出一段传奇般的创业佳话来。对于董事长刘义发来说,那是一段充满了无数惊险细节的历史,个中滋味,恐怕没有人比他更能体会。而对于总经理刘成强来说,这一段创业史蕴涵着丰富的营养,比成功更有价值的是企业的生存哲学。
  当然,对于那段辉煌的历史,刘成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旁观者,而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正如今天的每一个重大决策,刘义发都是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和最坚强的后盾一样。
  因此,当时风一次又一次不得不面对三轮车市场的停滞或者下滑的时候,处在市场前沿的刘成强,并没有因为对成功的顶礼膜拜而感到迷惘和沮丧,也没有在隐隐约约的失落中感到恐慌。因为,他见证了成功,更直面了产业环境的变迁。
  所以,如果说从三轮车到轻卡,从小拖到大中拖、联合收割机的延伸见证了时风顺势而为的产业升级,那么从轮胎产业到化纤项目的扩张,则彰显了刘成强主动转型的坚定决心和巨大努力。
  可以说,没有主动的转型升级,刘成强就没有底气说出如下这番话。“我认为,眼下的宏观调控,方向是正确的,应该继续下去。越是压力大,越能看出企业的竞争力。越是调控到困难的时候,越容易给好的企业创造市场,创造发展机遇。”
  这大概也是刘成强对低速电动车底气十足的重要原因吧。在刘成强“千亿时风”的蓝图中,电动车之所以被浓墨重彩,在于它具备承载转型使命的“天生丽质”。
  刘成强说:“三轮车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它的生命力是市场赋予的。”这个曾让汽车技术专家笑掉大牙,被汽车巨头忽视,甚至在民间也被讥讽为“柴油机长腿”的怪物,居然在经久不息的质疑声中,不断壮大,风光了近20年,并一次又一次推动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
  毫无疑问,刘成强要寻找到一个足以支撑时风实现战略转型的产品,就必须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在更大的产业背景中去寻找机会。汽车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世界性产业,而中国人的汽车时代才刚刚开始,便遭遇了新一轮“石油危机”的冲击,但中国人的汽车梦不可能因为石油的短缺而中止。那么,电动车极有可能成为中国人真正进入汽车时代的必然选择,因为,不论新能源是核能、风能、太阳能,都必须转换成能源的“硬通货”——电能。正因为如此,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提出重点发展纯电动车研发及大规模商业化示范工程,推进产业化应用。
  尽管包括世界顶级的汽车制造商都在开发纯电动车,但他们不是热衷于流派之争就是沉溺于技术缺陷,纯电动车的产业化道路因为种种原因显得崎岖、迷茫。
  现在,刘成强剑走偏锋,并要以低速电动车突破电动车产业化的瓶颈,试图再一次以实用主义战胜理想主义。在刘成强的字典里,市场一词永远排在第一位。需求决定市场,如何以成熟的技术去满足更多人的现实而迫切的需求,这才是硬道理。
  刘成强坦承:“一开始,我们很孤独。”其实,刘成强的孤独,是注定的。
  三轮车并非时风的发明创造,时风只是一个跟随者。回过头来看,时风在三轮车上的成功,关键在于以延伸产业链的方式打垮了那些崇尚专业化生产的先行者,并且以产业链形成的低成本壁垒,较好地阻击了后来者。而低速电动车却不同,时风要第一个吃螃蟹,做一个先行者。先行者的孤独几乎就是注定的,除了勇气,在那种义无反顾的决心中或多或少都包含了一些大义凛然的悲壮成分。
  先行者的孤独还在于,既没有成功的坐标以资参照,也没有失败的教训可以吸取。而且,对于低速电动车这个产品,最大的障碍不是技术,也不是市场,而是至今一片空白的产业政策。但不论怎样,刘成强都愿意以一个企业家的身份来践行自己的信念或者说判断,并在孤独的前行中享受那份天赐的寂寞。
  刘成强的这份孤独能够赢得电动车产业的先机吗?
  
  搏击“蓝海”
  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的今天,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们似乎才惊讶地发现,他们不但依然缺乏技术,甚至连自己的品牌都丢掉了。不过,在他们几乎快要欢呼胜利的时候,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中国不可能完全继承发达国家的汽车发展模式,除了城市的拥堵,还有难以承受的高油价。
  刘成强说:“世界汽车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要想撵上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如从电动车入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发展之路来。”
  时风选择低速电动车,是基于时风的优势的市场定位。时风的产业大多与农相关,服务于大城市以下,城乡一体的这些消费群体,时风熟悉这个市场,拥有一个巨大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这是时风多年积累下的市场优势。
  时风的低速电动车则定位于这个市场的更加广泛的消费群体——工薪阶层、先富起来的农民,以及退休老人、家庭妇女。“铅酸蓄电池在技术上十分成熟,而且回收技术也非常完备,重要的是成本低,为电动车产业化创造了条件。”刘成强如是说。
  正如当年的三轮车,因为它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才红遍大江南北。刘成强相信,今天,低速电动车也将在需求的推动下,最终打破电动车产业的沉寂,在使更多人梦圆汽车的同时,为电动车产业的发展开辟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对于低速电动车是低端产品的说法,刘成强更是不屑一驳。他说,在市场上,区分高端和低端产品是没有意义的,正如不可能人人都开奔驰一样,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就是好产品。与此同时,对制造商而言,一个需要补贴的市场,不是真实的市场,一个需要补贴的产业,肯定难以持续。
  汽车巨头们津津乐道的高端电动车,为什么只见树木,迟迟不见森林,根源在此。
  时风是行动的巨人。看准了就去做,这是时风人的一贯风格。当年,时风初入三轮车领域,那些已形成规模的企业就声称要将它打垮,当时风顺势介入发动机和小轮拖市场的时候,更是招来一片反对之声,然而,时风成了笑到最后的大赢家。
  对于低速电动车,时风人的雷厉风行,更是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今日时风的强大。时风率先建成了电动车行业规模最大的工业园;率先建成了国内先进的电动汽车检测线和单向三车道试验场;率先通过时速35公里正面碰撞试验;率先通过了43个强检项目的检测;率先建成可供300多辆电动车同时充电的全国最大的企业充电站;率先建成低速电动车研发平台,建立了完善的电动车营销服务网络和完整的铅酸电池回收体系。
  更有说服力的是,今年1—9月份,时风产销低速电动车14622辆,同比增长600%。在从5月1日开始的“电动车齐鲁万里行”活动中,60辆电动车开赴山东各地巡展,全部行程都在1万公里以上,无一掉队。在临清巡展时,两天就销售了8辆车。
  目前,时风日产销低速电动车超过100辆,除了辐射山东130多个县市区,还销往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山西等地。“市场的认可,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政府层面对时风低速电动车的看法越来越一致,越来越多的专家支持时风的低速电动车,更是营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围。”刘成强说。
  据悉,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把聊城市列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同时把时风电动车项目列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2011年聊城市实施的“4455”工程,更将时风电动车列为全市四大千亿产业之一。
  时风的电动车发展战略将分“三步走”:到2014年建成年产20万辆电动车生产能力;到2016年建成年产50万辆电动车生产能力;至2020年建成年产100万辆电动车生产能力。
  这就是时风新战略的大框架,气势磅礴,目标远大。
  前不久,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回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试点推广低速电动车的议案时明确表示,已经确定将山东省列为低速电动汽车试点地区。这对时风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已经有了“准生证”的低速电动车,又将增加一个“上路”的特许证。这也预示,低速电动车的概念有望得到正式认可,而相关的产业政策也有望形成。
  国家科技部办公厅主任胥和平在时风调研时,对时风两次战略性产品的选择给予了高度评价:“时风的农用车解决的是农村生产现代化的问题,时风的低速电动车解决的是农村生活现代化的问题。”
  时风,将乘时代之风,在“蓝海”中劈波斩浪,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