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里飞出欢乐的歌

日期: 2011-10-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田园稻花香,家家笑语和;荷花映碧水,悠悠唱渔歌——鱼台县王庙镇旧城里村竟然有片号称“海子”的秀丽水面……
  □ 本报记者 马玉峰 见习记者 刘芝杰 

  “田园稻花香,家家笑语和;荷花映碧水,悠悠唱渔歌。”早就听说鱼台县王庙镇旧城里村有片2000多亩号称“海子”的养殖水面,但10月11日记者亲眼看到后,还是被那里诗一般的景色震撼。
  “这几年,村里的经济一年一个台阶,去年人均收入达到了7800元,这都是回汉村民和谐相处、互相帮衬的结果。”旧城里村主任张保安告诉记者。
  张保安年近60,从1985年就进入村两委班子,见证了旧城里村回汉群众从守着每人不足七分滩涂地的穷村,靠发展淡水养殖,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丙科是我们的领头人,他是回族兄弟。”张保安告诉记者。张保安提到的“丙科”是村支部书记李丙科,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目前,旧城里村6名两委成员里有2人是回族。党支部、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注重民族之间的团结。同时,村两委成员个个都是经济发展的好手,不光能自己赚钱,还能带群众致富。
  64岁的刘佳平大爷左邻右舍都是回族同胞,记者来到他家时,他刚从地里回来。“村里不管回族汉族从小就是一起长大,祖祖辈辈关系都好。尊重是回汉和睦相处的最主要原因,相互尊重就不会有什么矛盾,关系处的当然就好。”据刘大爷介绍,村里汉族人自古就非常尊重回族同胞的民族风俗,遇到红白喜事必定会专门准备好清真筵席,招待回族同胞。久而久之,连汉族群众的饮食习惯都逐渐变化,回汉两家亲似一家。
  建国以来,旧城里村从未发生民族纠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未发生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案件,十年来,未发生超生。2007年被省司法厅、民政厅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08年被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和谐村居。
  临近中午,记者一行正在鱼塘边采访时,济宁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高化启带领两名工作人员来村里考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之所以选择旧城里来搞特色村寨建设,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这里班子团结,民族团结搞得好,经济发展有特色!”高化启告诉记者,他们将以自然环境、民族文化遗迹、基础设施、旧城海子旅游景点为依托,借助“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契机,让旧城里村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据悉,旧城里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专项资金已经到位,项目的规划正在进行当中,计划年前开工,明年“五一”前具备游客接待能力。
  “环雉开明镜,巍台百尺悬;携来云汉泽,翻作液波涟。岸柳树垂润,池芹色弄鲜;行施今得会,岂是尚潜渊。”清代文人马得祯的《龙台飞鱼》写下心中向往的旧城里美景。而今,旧城里回汉群众谋发展、促和谐,一幅比马得祯描绘的美景更值得期待的幸福画卷正在这里展开。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