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构筑蓝色新高地

——威海工业新区蓝色产业发展纪实

日期: 2011-10-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汪喜东 别文龙
  今年6月底,威海工业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徐连新应全球著名的光学新材料生产企业、最大的光掩模板生产商——日本豪雅公司邀请,赴日本参加该项目合作签约仪式。至此,总投资2亿美元的日本豪雅光电科技项目花落新区;这也是我市引进的最大的日资项目。
  本着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化工业新城”的发展定位,威海工业新区一班人群策群力、科学谋划,在项目引进、产业发展、配套服务等方面务实创新、积极作为,按照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区的总体要求,集中引进新、优、高、精的大型产业项目,短短6年间,工业新区已经从一处平凡无奇的寂寂郊野,变为一块活力四射的蓝色高地。
  截至目前,工业新区累计引进160多个过亿元大项目,总投资近千亿元,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信息、海洋科技开发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四新一海一高”六大产业集群迅速聚集,工业新区一跃成为威海吸引外来投资的密集区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有的放矢,步步为营,
  择商选资硕果累累
  “工业新区是市委、市政府构建‘A’字型大威海战略蓝图中的重要一笔,我们必须用最好的项目在这片崭新的土地上勾勒最美的图画。”这是工业新区开拓者们的责任和决心。
  为此,新区管委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牢固树立择商选资和招大引强理念,全力以赴寻找引进高端高质产业大项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对照新区产业定位,他们做出了“外资主攻新港台、巩固韩国、突破日本、开拓欧美,内资主攻江浙、扩大京津沪、突破内蒙东北”的招商策略,并创新推行小兵团、点对点、短平快的招商模式,设立了5个驻点招商办事处,厉兵秣马发动强大招商攻势。
  7月上旬,工业新区考察招商团随市领导在台湾考察期间,飞机刚一落地,就马不停蹄地开展经贸考察,先后实地走访了10家台湾知名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推介活动。在台湾日月光集团,工业新区和市商务局负责人与这家全球最大半导体制造服务公司的代表,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紧张谈判,最终促使总投资80亿元的半导体封装测试加工中心项目正式签约。据悉,这一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0多亿元。
  同样是在今年5月份,工业新区在赴香港参加“2011(香港)山东周”系列活动期间,广泛宣传推介,与多家有意投资的客商就科技、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一举签下涉及医疗设备制造、科研中心、商贸、旅游、教育等不同类别的7个大项目。
  而3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威海蓝色经济区建设恳谈暨项目推介会上,工业新区也一举签订了总投资45亿元的海洋生物制品城项目和教育综合社区项目。
  “每次项目推介或出访考察,工业新区几乎都不会空手而归。屡战屡胜的根本原因在于,全区各部门时时紧绷招商这根弦,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潘世龙表示。工业新区对今年的招商工作制定了“五要”战略:即重点项目要盯紧,对在谈的重点项目要经常过问,促其早日签约,对已签约的项目要重点做好服务工作;招商领域要拓宽,要由过去的跑点转变为跑面,开展拉网式招商;招商方式要创新,要外联产业招商办、内联企业抓膨胀;推介力度要加大,强化高层次多领域多视角招商宣传,突出区域特色和产业基础;考核力度要加大,改变原有目标考核责任制相对单一的局面,在考核数量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招商规模和项目质量。
  辛勤耕耘,终于迎来满园硕果。仅今年上半年,工业新区就新引进内外资大项目35个,投资总规模180多亿元。
  
  加强配套,优化服务,
  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既得让项目进得来,更要让项目留得住。工业新区在强调科学规划、理念先行的同时,把做好基础服务管理和配套设施建设当成新区发展的必修课。
  为了引来“金凤凰”,新区管委不惜下大力气、花大本钱栽下“梧桐树”。近3年来,全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0多亿元,硬化道路150多公里,铺设地下管线500多公里,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净水厂、热电厂、变电站、集中供热站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实现了“十通一平”,承载能力和发展环境大幅提升。年轻的工业新区,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工业区”、“山东最佳投资园区”等殊荣。
  在项目服务上,工业新区建立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绿色通道机制,从土地使用、基建审批到工商登记等手续,全部都由工作人员包办,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一致赞誉。
  如果说工业新区优美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深深吸引着众多外商,那么新区人招商引资的“韧”劲和处处为客商着想的“诚”意,更是感动了一大批投资商。总投资10亿元的浩然特塑聚砜树脂千吨线项目,就是新区主要领导多次登门拜访打动客商促成项目落户的重要成果之一。与此同时,在新区管委、草庙子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各种开工手续办理一路“绿灯”,该项目从公司注册到开工建设用了不到一个月,仅半年便投入生产,如今客户订单应接不暇。浩然特塑成为“新区速度”的一个缩影。和浩然特塑一样,今年3月23日,工业新区34个重点项目同时开工,成为全市大项目建设势头最强劲的市区之一。
  除了全力推动项目落地投产外,工业新区还延伸出了“保姆式”服务,从置房安家、子女上学,到外出就医,凡是投资者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新区工作人员都会细细留心,并做出妥善安排,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大到投资立项审批,小到家政服务,正是凭着这些规范化管理、精心化服务,工业新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让一大批优质项目争相到此安家落户。
  
  科学布局,合理规划,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园区
  为了能在工业新区这块“大画板”上画出最美的图画,新区管委特意聘请同济大学专家对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
  根据不同的产业分类,新区内相继建立了碳纤维材料产业园、汽车配套产业园、船舶配套产业园、机电工具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园区;按照招商不同地区设立了新加坡工业园、日本工业园、台湾工业园、浙江产业园、内蒙古工业园等一系列特色园区。在此基础上,工业新区大力推行“以园招商”策略,收到了良好成效。日本工业园内,今年上半年成功引进了日本豪雅光电科技项目,投资方日本豪雅公司是全球著名的光学新材料生产企业,项目一期投资1亿多美元、总投资将超过2亿美元;台湾工业园内,成功引进了总投资80亿元的日月光半导体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利用外资项目……
  细数工业新区的一个个大企业、大项目,不难发现“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是它们共同的特点,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信息、海洋科技开发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四新一海一高”产业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联合金属”生产的合金涂层板材,具有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特点,引领着建材市场的发展方向。
  “东方神参”致力打造国内最大的海参产品深加工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30亿元,他们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生物提取设备,可生产海参养生水、食疗系列、养生系列、药物系列等50余款新产品。
  “华福轿车”引进的轿车内饰圈套生产线,采用了国内外最先进的机器设备,产品主要供给长春一汽、北京现代、北京吉普、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和西安比亚迪等全国20多家汽车生产商。
  2010年,在山东省确定的第四批技术创新项目中,仅工业新区就占了24个,这些项目均为企业自主研发,技术水平全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部分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都具有节能减排、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特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蓄了一大批优质产业项目的工业新区,正乘着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浩浩长风,破浪前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