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济宁新闻 区域

随着“新水浒”的热播,水浒文化之争愈演愈烈——

梁山旅游,何以突出重围

日期: 2011-09-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9月16日,水浒文化节开幕现场座无虚席。□吕光社 报道
   □ 见习记者 孟 一
   本报记者 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 翟洪敏
  “新水浒”正在全国各大卫视热播,“梁山好汉”“八百里水泊”一时间又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自然而然,作为水浒故里的梁山县又“站在了聚光灯下”,而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的梁山旅游更是引来了众多支招者。
  9月16日,一场意欲提振梁山旅游“精气神”的“中国水浒文化节”在梁山脚下的水浒文化广场拉开了帷幕,这是多年来当地为了发展旅游业采取的众多举措的延续,这一次,梁山旅游能否借势突围,在日益激烈的水浒文化之争中抢占制高点?
   
梁山遍插“好汉旗”
  9月1日,水浒文化节前,记者以普通游客身份提前到梁山做了一趟探访。
  刚到梁山脚下,记者就被一家家富有水浒文化特色的店铺所吸引,从“公孙宝剑”店面到“柴进礼品”商铺,从“三碗不过岗”餐馆到“水浒印象”宾馆,甚至是餐馆炸豆腐卷“智取生辰纲”、农家小炒鸡“祝家报晓鸡”之类的菜名,也都彰显着水浒文化的特色。
  梁山县城的不少商户打起“好汉旗”抢抓市场,虽然水浒品牌的内涵和价值远不是一个简单的“取名”所能涵盖,但也较为直接地反应了民间商人觉醒了的产业转化意识。
  年逾古稀的“柴进礼品”店主马大爷告诉记者,“原来我就是个在家种地的,后来见来梁山的游客越来越多,就开起了这个店。这段时间新版《水浒传》在电视上一播,外地游客呼呼啦啦地都来了,赚的钱和之前比,差一篓子也不止。”
  其实,像马大爷这样的商户在梁山还有很多,之前他们只是从事单纯的传统工农业生产,是梁山旅游的日渐升温和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促使他们投身第三产业,做起旅游服务。
  记者从梁山县旅游局获悉,仅今年上半年,全县就新增旅游从业人员500余人,新增旅游纪念品店、特色餐饮和旅馆30多家,有200余家农户转向相关农畜产品的种植、养殖和加工,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60%。
 
“内外纷争”待厘清
  “新水浒”的热播,着实让梁山旅游又“小火”了一把,然而,水浒文化的开发并不仅限梁山一地,郓城、阳谷、东平等地也都在打水浒文化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东平湖的开发者在前段时间的宣传推介中,称腊山为“前梁山”,将六工山命名为“北梁山”,又称东平湖为“梁山泊”。梁山县主管部门认为东平湖开发者涉嫌擅自更名,是意图假借梁山之名谋利,是不负责任的侵权行为。东平方面对此反驳称,这只是种企业行为,是景区宣传包装自己的手段而已。对此,梁山县旅游局的汤军主任说,“我们并不是单纯的为了争夺梁山旅游资源而与东平起争执,更多的是希望双方,或者在更大的范畴内,所有人都能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正视一段历史和文化,这既是对游客的尊重,更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必须。”网友大米也在微博上发表观点称,“这么大点区域内莫名其妙冒出三座‘梁山’本来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已经有点在戏谑‘水浒’的意味了。”
  广西师范学院文化学者谢晖教授表示,“利益的驱使使虚假、夸大宣传横行于世,进而导致了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地域间的恶性竞争,‘文化’本身也由此流于庸俗。”
  事实上,梁山旅游面临的问题还不只是这些外来“纷争”。作为文化遗产类景区的梁山,物质遗存理应被作为梁山旅游的核心,但由于年代久远和长期以来的人为破坏,真正保留至今的建筑和文物比较少,如若进行大规模的场景建设和修缮工作,又与“原汁原味”的旅游品牌定位相违,这种难以解决的困惑致使核心景区仍然存在建设不成熟、品牌特征彰显不足的状况。此外,梁山文化产业建设中的经济资本运作力度仍然不足,使梁山的文化产业功能不能真正意义上的得到激活和壮大。面对银行借贷业务比较保守的现实,虽然梁山县委、县政府在文化产业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一系列市场化运作,也出台了促成产业转化的优惠政策,但仍不能完全填补资金缺口,使整个行业无法脱离产业要素短板影响下的门票经济阶段。

“创意”才是发展之路
  客观上讲,多年来,梁山旅游已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最多时一天的游客量接近十万人次。但如不能从更深层次、更开阔的眼光来考量,其“不温不火”的状况恐难有大的改观。
  就水浒文化之争,济宁市文化局原副局长陈岫明认为,既然水浒所涉及的地域并不只限梁山、郓城、阳谷、东平四地,这个四县只是集中涉及区。那么,所有相关地方就人就事挖掘旅游乃至更多的文化资源,这都无可厚非。关键的还是要充分尊重史实、地理现状与古代典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要强行改变什么,就实开发才是真理。比如,梁山就重点开发梁山大寨,忠义堂;郓城就着眼宋江故里、黄泥冈;阳谷重在与武松相关的景阳冈、狮子楼;东平开发梁山诸将攻打东平府的内容。这样彼此相安无事、各谋发展,何乐而不为。
  陈岫明建议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对区域性的新项目开发进行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评估和审核。通过专家团的鉴定和切合各地实际状况的考察,对关联性文化资源或区域性文化资源进行整体统筹规划。这样做不仅能够避免文化资源过度开发、重复开发造成的浪费,更能形成整体性的文化、旅游合力,实现聚合式营销的高质、高效。
  陈岫明认为,梁山应该明确一个观点,即“创意”才是文化旅游的核心。一般旅游主要是从资源的角度出发寻找差异和特色,不管其挖掘过程是否考虑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关系,着眼点仍不能脱离资源。而文化旅游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资源的束缚,能够综合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环境、市场、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的要素进行创造,梁山旅游大可充分调动起主观能动性,以获得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有关专家也建议,梁山旅游要想实现更大地突破,还应提高市场拓展能力,加大高铁沿线城市媒体宣传,组织旅行社、媒体踩线采风,推介旅游景区。同时,与曲阜、汶上等周边景区加强联合,共组产品、捆绑营销,与周边客源城市开展媒体、产品等资源互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