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论丛

流水不腐

  • 日期:20110607
  • 作者:任宇波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任宇波

  上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乡土社区期间,曾对915个清朝的贡生、举人和进士出身作过一个分析。在地域分布上,52.5%出自城市,41.6%出自乡村,另有6.34%出自介于城乡之间的市镇。分析表明,即使需要很长时间文字训练才能考中的人才,竟有近一半是从乡村出来的。从家庭背景看,这些人中父亲有无功名的比例,城乡之间几乎相等,城市是68:32,乡村是64:36。数据有力地佐证了费先生当时的观点,如中国的人才不像西方国家那样主要集中在城市,落叶归根的传统为乡土保持着人才等。笔者认为,同一数据,也反映出过去平民子弟出仕入宦,与城市显贵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渠道是比较畅通的。
  中国传统社会虽有“士农工商”之分,各阶层在社会地位上有高低,但这种社会结构并非一成不变,底层与上层之间时刻保持着一种流动的状态。这得益于很多因素,而考试制度无疑是社会各阶层流动的主要渠道。简略梳理中国的考试制度,可以发现,上自两汉的选贤良,举孝廉的人才选拔制度,至隋唐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到清末的废科举,其间各朝考试的具体内容虽有变化,但均是公开竞选,没有偏滥,并且不受私家经济限制,寒家子弟皆能应考,考试一直从制度上发挥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以宋朝为例,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礼部放榜,合格进士者竟无一人以权门显名。到宋仁宗时期,13榜进士中有12榜进士第一名出自平民布衣之家。钱穆先生就认为自唐以下千年,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故即使是到民国期间,在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中,考选权仍是五权之一,有人认为孙中山先生的理论是中国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物,不无道理。
  现今社会充斥着各种考试。今日的考试制度当然不能与科举制度同日而语,但无疑义的是,在发现、选拔人才,促进社会结构调整方面,二者应该发挥相同作用。然而,就促进社会阶层流动而言,现在的考试制度还达不到过去的效果。有数据显示,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而在上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尚占30%以上。30年过去,农村大学生比例几乎下降了近一半。即使考上了重点大学,就业之难也难保证考上大学即能改变命运。这其中固有人才培育制度失败所导致的成分在里面,但一些考试制度实施过程中,营私舞弊,权门请托现象的层出不穷,也使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遭人诟病。
  流水不腐。一个社会如果各阶层呈现固化的态势,往往会使底层民众以至整个社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其后果是可怕的。因此,如何补救现行考试制度在增加社会阶层流动性方面的缺陷,这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