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齐鲁文化

“乳山鱼”咋就难下肚?

  • 日期:20110607
  • 作者:彭 辉 任现辉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彭 辉 任现辉
  乳山地处胶东半岛的南岸,有185公里的海岸线,海产品非常丰富。按理说,在这里吃到新鲜鱼绝非难事。咋就传出了“乳山鱼,难下肚”的说法?
  鱼与裕、余等字谐音,代表着人们对富足宽裕、吉庆有余等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这盘鱼,就有了对宾客的尊敬和祝福。这也是海滨城市独有的饮食文化。因此,乳山人待客,有“无鱼不成宴”之说。
  “前些年,乳山还有用木头鱼招待客人的事。‘乳山鱼难下肚’与木鱼待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乳山民俗作家辛明路说。
  捕鱼有淡季和旺季,而红白事却不分淡旺季。办白事的人家,一般不讲究鱼的淡咸,上条咸鱼或河鱼,也没有人挑剔。而逢年过节、结婚生子等喜事就异常隆重,讲究上带鳞的海鱼。办喜事的人家赶上捕鱼旺季自然不愁,若是赶在捕鱼淡季,就面临着“无鱼敬客”的尴尬境地。乳山有句俗话:“能应许人一头猪,不能应许人一条鱼。”因为想吃肉,圈里有现成的猪,现吃现杀,而想在捕鱼淡季吃到鱼却是件难事,因为早年间可没有冰箱这样的储存设备。
  没有海鱼,咸鱼、河鱼又不能上席敬客,办席怎么办?老祖宗就想了个法子,用结实的梨木或枣木刻制一条鱼,像真鱼一样放在盘子里,上面盖上炒鸡蛋、葱花等各种材料和佐料,端到桌上真假难辨。主人为了保住颜面,往往一入席就开始劝酒,不惜把自己喝倒、将客人喝醉,来不及吃鱼大家都醉了,自然就看不出鱼的真假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木鱼待客”已成为笑谈,但吃鱼之前劝酒的习俗却传了下来。在乳山赴宴,鱼一上桌就动筷,被认为是不懂礼数。大家吃鱼之前,主副陪要使出浑身解数,极尽劝酒之能事。旧时划拳、行酒令在乳山都曾流行过。使用酒盅的时代,吃鱼必须连干三杯,并且主副陪要先喝为敬。三杯之后,还有头三尾四、四平八稳、腹五背六、十二周全等劝酒的说道。有些请客方还有陪客“预备队”,一旦俩“陪”都醉了,第二梯队上。就这样,劝来劝去,往往“鱼在桌上、人在桌下”,好多人没能等到动筷吃鱼的时候,就醉趴下了。
  鱼上桌时,摆放很有讲究。要头朝北、肚朝客,鱼身贴盘底的一面,只划二三道纵向刀口;鱼身朝上的一面,纵横划口都有,形成了十字形刀花。旧社会,沿海渔民不会把鱼翻过来吃,因为底面是留给“上锅子”的人,即正在忙乎炒菜做饭的女人们。现在席上可以吃鱼的底面,但注意事项却很多:主人才能翻动鱼,客人是不能翻鱼的;谁也不得说把鱼“翻”过来,要说“划”过来……归根结底,翻船带来的惨痛记忆让渔民最忌“翻”字。
  乳山鱼难吃实为酒难喝。乳山素有“劝酒不劝饭”之说,吃鱼之前又是劝酒最烈之时。如果说整场宴会是支欢快的曲子,那么鱼上来,就是奏响了主旋律、进入了高音区。
  如今乳山一年四季吃到新鲜海鱼早已不是问题,酒风也变得文雅多了,乳山人纯朴热情豪爽的性格却是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