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往事·发现

探秘皇家祖庙——

太庙故事

  • 日期:20110209
  • 作者: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百官跪拜
上世纪20年代太庙老照片
  公元1850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四,元宵节的喜庆气氛已经弥散。此时的紫禁城笼罩在一片哀伤阴霾的气氛里——大清国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已经撒手人寰。弥留之际,道光皇帝却留下了一道朱谕:死后灵位不进太庙,不立神功圣德碑。
  举国欢庆的元宵节变成国丧日。道光皇帝的这一遗嘱,堪称惊世骇俗。
  太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道光皇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会对这个地方念念不忘?道光不入太庙遗嘱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隐衷呢?

  □太庙坐落于长安街以北,天安门以东,是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所在地,一处闹中取静的公园。500多年前,这里是比紫禁城还要神秘的地方,大部分时间太庙里只有乌鸦和几个守庙的小太监。

  太庙以古柏著称,据说这里最古老的一棵柏树是明成祖朱棣亲手栽种的。粗略算起来,也有近600年了。
  百工植树皆死,而天子种树独活,难道真的是四方神圣不敢来阻挠么?
  600年前,这里原本是一片荒芜的景象,却被认为是一个天子的龙兴之地。朱棣原本是明朝开国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很小的时候被派来驻守北平。后来夺取侄子帝位之后,决定要把明朝的首都由南京迁往北平。公元1406年开始,朱棣就开始召集工匠,营建紫禁城。
  皇帝的一纸诏书,使北京城成为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
  为了配合紫禁城的建设,于是有了大木厂、琉璃厂、石作厂、神木厂、台基厂等,今天的北京还保留着这些原始的地名。
  天子的居所,自古以来有营建的标准。据《周礼考工记》“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规定,于是在紫禁城的左前方,要修建一座规格很高的建筑,就是太庙。
  太庙不仅看起来高度超过紫禁城的太和殿,甚至它的实际规格也要高出太和殿。
  朱棣为了营建太庙,还砍伐了更多更为名贵的树木——金丝楠木。金丝楠木是中国独有的树种,生长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亚热带地区湿谷、山洼及河床旁。由树梢到树根基本是一般粗细的,是当之无愧的栋梁之材。砍伐过后,等待雨季,借助山洪的力量把贵重的金丝楠木运出深山峡谷。
  太庙的68根大柱及主要梁部件全部为金丝楠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千年不腐不蛀,不变形。以名贵的金丝楠木为主体,甚至超越了紫禁城太和殿的规格。
  太庙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庙,尊先祖貌也。”庙,是一种特殊的房子,是祭祀祖先的地方,皇帝祭祖的地方就成了太庙。
  这里是最高祭祀礼仪的上演地。它传承了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礼制,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一般来说只有皇帝死后的牌位才有资格进入太庙,自从太庙建成一百多年来,这个惯例从未被打破,直到公元1521年一个叫朱厚熜的皇帝即位。

  正德十六年四月,明武宗朱厚燳病死。由于武宗没有留下子嗣,按照祖训,由最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承袭皇位,为嘉靖皇帝。嘉靖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亲生父亲兴献王追加皇帝的谥号,将其牌位供于太庙。
  “太庙是只有皇帝死后才可以进入的,兴献王没有资格进入。”这一说法立即激起了嘉靖皇帝的怒火,嘉靖恼羞成怒,让太监廷杖群臣。这成为明代历史上最著名的“议大礼”事件。
  其实,幽深的紫禁城里并非没有嘉靖供奉生父牌位的地方,位于紫禁城内廷东侧,就是皇帝的家庙,不涉及江山社稷,类似于普通百姓家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相比于太庙,显得平和亲近。除了常规的祭祀外,皇帝可以经常来这里陪伴逝去的先祖。
  而嘉靖皇帝显然不满意自己的父亲的牌位只是进入奉先殿,他的目的很明确:生父的牌位,要享受最高规格的祭祀,要进入太庙,为此嘉靖皇帝努力了17年。
  公元1536年12月,嘉靖皇帝的夙愿终于实现。生父兴献王牌位终于在一场盛大的仪式之后,被隆重地安置太庙中相应的神位上,这一仪式被称为升附太庙。不管过程如何曲折,从未做过一天皇帝的兴献王,还是凭借着儿子嘉靖皇帝的坚持,死后牌位得以入主太庙。
  事实上,除了皇亲国戚可以升附太庙,接受供奉之外,对国家有重大功勋的功臣,死后牌位都摆在太庙的东西配殿。
  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首月的农历初一,这些牌位都会被捧到享殿,而皇帝则会亲自来这里祭祖。这被称为“四孟时享”,是常规性的祭祀仪式。每遇到国家重大事情时,皇帝本人会来到寝殿向祖宗上香报告,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等等,这被称作告祭。此外,规模最大的祭祀仪式在每年除夕前一天举行,历代帝后神主都将恭请到大殿合祭,叫“袷祭”。
  宫廷祭祀共有80多种,分大祀、中祀和群祀三个等级。大祀多为皇帝亲自祭拜,中祀一部分由皇帝亲祭,大部分派官员祭祀。而群祀,则完全是由官员代劳了。
  绝大部分的祭祀仪式就是在这漫长的几千年一脉相承而来。虽然改朝换代,但是礼仪自有它的威严,即便是皇权也是无法超越的。

  □1644年崇祯末年,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彪悍的女真族一路烧杀抢掠,甚至屠城,攻到大明帝都北京。

  当清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江山的时候,多尔衮却在太庙前停止了杀戮的脚步。在这个供奉着明朝历代先祖的庞大建筑前,骁勇彪悍的马背上的民族,变得温柔恭顺。
  北京城的百姓惊奇地看到,刚入关的清军把太庙里世代供奉的明代皇帝的神位移出太庙。6月,多尔衮恭顺地把明代皇帝的神位请于历代帝王庙,整个过程恭恭敬敬、肃然整齐,不禁让这些原本是大明王朝的子民们好奇、疑惑。
  祖居关外的满族成为紫禁城的新主人,为什么要这样恭敬地对待明朝皇帝的神位呢?
  多尔衮在把自己祖先的牌位移到了太庙之后,还下令把辽金元等皇帝的神位供奉在历代帝王庙中,旨在表明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也在中国正统王朝之列。
  多尔衮的这一举动安抚了百姓不满、怀疑的情绪。自此,明代已经成为过去时,太庙迎来了新的主人,也揭开了新的一页。
  入主中原以后,作为天下的统治者,女真族全盘接受了明代繁复的祭祀程序,,比如沿袭了多年的“卤簿制度”,即祭祖行列中的仪仗队。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开始,他就努力模仿明朝的典章制度,“张黄盖、鸣鼓奏乐”,在顺治皇帝带领全体官员到达北京之时,卤簿仪仗整齐肃穆,不禁让满街百姓赞不绝口。
  清朝的皇帝对于祭祀格外重视,连服装这样的细节都有严格的规定,比起明朝皇帝对于上天和先祖的敬畏,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祭祀活动前三天,皇帝和文武百官斋戒,不饮酒,不食荤,不处理刑事案件,不看病。太常寺和礼部分别准备黄案;准备斋戒铜人,安排皇帝的祭祀活动等相关事宜;礼部官员到太庙检查牺牲等情况,确认所宰杀的牛羊符合祭祀要求……终于等到祭祀开始,礼仪官提前向皇帝行过三跪九叩大礼之后,在接下来的仪式中,他们就可以免礼,而专心忙于工作了。
  午时,正祭开始,随后各宗庙帝后的神位都将被迎接到太祖庙内;而在牺牲所、宰牲亭所宰杀的牺牲,被送至太庙殿内,皇帝必须袒露右臂亲自前去迎接,此时,礼乐官会按照历来祭祀沿袭下来的方式敲钟奏乐,舞生则高唱祭祀的歌曲翩翩起舞,歌词的内容多说牺牲又大又肥,用来博得祖先神灵的欢愉。皇帝和官员则需三叩九拜,其实是皇帝代替全天下百姓,表达了对先祖神灵的敬意,为国之未来天下苍生祈福许愿。
  延续千年的祭祀礼仪仍在太庙上演,坚船利炮已经打开了南中国的大门。千年的礼仪之邦连同所有的祭祀礼仪都一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观念深入人心。道光皇帝在位之际,国力日衰,于是,一向克勤克俭、可堪儒家道德典范的道光皇帝做出了令所有
  人吃惊的、有违祖规的行为,留下亲笔朱谕:死后灵位不进太庙,不立神功圣德碑。
  对于道光皇帝的儿子咸丰帝来说,如果道光灵位不进太庙,无疑是把道光皇帝排除在爱新觉罗氏孝子贤孙之外。如果牌位进太庙,也是违背先皇遗嘱。何去何从,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和清王朝的各位先祖一样,道光皇帝的牌位最终进入了太庙,年复一年地接受后世子孙的祭祀。而封建社会中,地位重如泰山的太庙在其后的岁月里会经历怎样的沧桑变迁?

  一场更为深刻和巨大的变革在20世纪初的中国酝酿发生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统治267年的满清政府被推翻。紫禁城外面的世界,剧变正在发生。老百姓好像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品味,但在其后的岁月里,改朝换代的变化已经随处可见。
  紫禁城的末代皇帝溥仪,已经被迫离开太和殿的宝座。太和殿作为皇室政权的标志,被民国政府接收,然而根据《清室善后优待条例》中的第四款“宗庙陵寝永远奉祀,民国政府派兵保护”。这里供奉着他的历代祖先,依然归爱新觉罗氏所有,只是,不再关乎国家政权。
  1924年,溥仪迁出紫禁城。太庙也永远结束了作为皇家祭祀的历史。
  1926年,太庙改为和平公园向普通市民开放,太庙开始了“公共空间化”的历程,但在解放前的大多数时间中,太庙仍然处于封闭状态。
  1949年2月3日上午10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正阳门举行了庄严的入城仪式。
  1950年4月30日,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从此,这座宫殿走上了新的使命。
  这里成了劳动人民的天地,普通的工人、市民、百姓都可以自由出入这座曾经的皇家宫殿。许多在旧社会贫苦出身的人,在文化宫的培养下,成为文艺界的骨干力量。一些后来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明星,都是在文化宫的群众文艺活动中成长起来的。
  “古来数谁大,皇帝老祖宗。如今数谁大,劳动众弟兄。世道一变化,根本就不同,还是这座庙,换了主人翁!”作家赵树理这首诗以直白的词汇道出了所有底层劳动人民的心声。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文化宫接待前来活动的工人、市民超过百万人。
  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渐渐丰富,娱乐场所也渐渐多了,文化宫似乎渐渐淡出人们的选择之外。而一些电影和歌剧却选景在太庙拍摄,并取得了轰动的效应。随着电影和歌剧的轰动效应,淡出人们视线已久的太庙,又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的民间活动在这里举行。而它所蕴藏的巨大的文化价值,正在一步步被重新认知。
  太庙,这座古老的皇家建筑,曾经承载过先人敬天法祖的信仰,承载过人们热火朝天的生活,如今已经与现代人的生活相得益彰地结合,历史与现实经由它,奇幻地联系在一起。

  (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供本报专稿)